师延煜领兵回城,派人打探情况,得知辽兵是为了追定王的几个忠心部下。师延煜当机立断,立刻派人去接应。

这三个人一直追随着定王,定王出事的时候,也在定王身边。而辽兵之所以追捕他们,是因为他们知道沈不覆下落。

师延煜派人将他们救回来的时候,三个人身上都或轻或重受了伤。其中伤势最重的那个人失去了一条腿,被同伴背着,已是奄奄一息。

三个人将当日之事详细说给师延煜,最后义愤填膺地说:“小王爷,您一定要替王爷报仇!”

“本王问你们,此事究竟与沈不覆有没有关系?”师延煜问。

“这……属下也不知道。当时情况太过混乱,辽兵是忽然之间冲出来。实在是不知道究竟是辽兵骗了咱们和沈将军,还是沈将军与辽兵串通。”

“父王当时可有话说?”

伤势最重的那个人之前都没有说话,此时才说:“王爷当时说……谁若能逃出去就去投靠沈不覆。”

师延煜皱了下眉。

“当时那种情况,想来王爷也并不能分辨沈不覆到底有没有与辽兵勾结。所以就算王爷那么说,属下们还是决定来找您!”

另外一个人有些犹豫地说:“王爷之所以那么说应该是相信沈将军的吧?”

三个人都没再说话,像是没了主意地看向师延煜。

师延煜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他父王的用意。想来定王的确不清楚辽兵的突袭到底和沈不覆有没有关系。但是他还是让自己的属下去投靠沈不覆,虽然他没有多说,可是他的属下会认为他是相信沈不覆的。

于国,定王一死,抵御外敌只能靠沈不覆。他让自己的属下投靠沈不覆,是在自己死后,把自己的兵和权全部送给了沈不覆,以来扩大沈不覆的兵力,更易御辽敌。

于私,在定王身边有很多忠心耿耿的属下,这些人若是得知是沈不覆害死了定王,定要为定王报仇。然而报仇之事何其危险?让他们投靠沈不覆,不仅为免其凶险,又许大好前程。

师延煜相信以他父王的性格,恐怕临终前是怀疑沈不覆的,然而他还是选择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师延煜看着面前的三个人,不由苦笑。

“小王爷,沈不覆并没有去姚光谷,而是朝着裳莱山去了!”

师延煜点点头,道:“你们先下去休养。”

“多谢小王爷。”

师延煜又吩咐属下好好照看这三人。他独自走出去,站在城楼上眺望远处。他不能离开这里,这里是台昌州,是盛国的正门。

他一边吩咐属下加紧巡逻警惕守卫,另一方面让城中百姓迅速向后方撤出台昌州。

三日后,百姓尚未完结撤离,辽兵追至城外,围而不攻,抓住城中百姓和巡逻小兵,每隔一个时辰杀一人,逼问沈不覆下落。更扬言,若再不将从定王身边逃走的那几个人送来,屠城。

“小王爷,要不然咱们就把沈不覆的下落说出去吧!反正沈不覆也不是自己人!”城中几员副将苦口婆心地劝。

师延煜合着眼,整个人窝在藤椅里,双腿交叠搭在身前的长案上,一言不发。

他怎么能毁了他父亲的心血和遗愿。

师延煜睁开眼,他身子前倾,端起桌子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一饮而尽,厉声道:“死守台昌州。”

从他决定回城时,已做了必死的准备。

冰凉的茶水入喉,顿时一股冷意灌入。

师延煜想起很多年以前,她母妃最后一次跟定王一起出征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尚且五岁,舍不得母妃离开,抱着定王妃身上的铠甲不肯松手。

“延煜听话,母妃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真的?”

“真的,延煜自己留在明定城要听话,听你姑姑的话,听你皇帝舅舅的话,知道了吗?”

“延煜自然是听话的,可是母妃一定要走吗?为什么别人的娘亲都可以留在家里,而母妃却要穿上不好看的硬衣服去打仗?”

“因为……”定王妃宠溺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因为总要有人上阵杀敌将敌人赶走,才能有更多的母亲留在家里陪伴儿女。”

师延煜还是不懂,为什么这个人一定要是自己的母妃?

行兵打仗之时,定王妃身为女子却从不畏惧。每一次出征,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以前没有儿子时,倒也无惦念,如今有了师延煜才觉舍不得。她轻轻抱了一下师延煜,温声细语地说:“母妃很快就会回来的。在母妃不在的时候,延煜答应母妃三件事情好吗?”

师延煜使劲儿点头:“只要是母妃说的事情,别说是三件,就算是一百件一千件都答应!”

定王妃好似将所有的温柔都给了自己的儿子,然而此时她收起笑容,略严肃地说:“第一件事,永不准忘记你是盛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要永远将我们的国家放在第一位。咱们大盛虽然战火不断,可总有一天会像国姓那样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