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许多唐人一样,他并不觉得大食就有多么了不起。

“大食是一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国家,今后的上百年,都将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哪怕是我们打败了他们,也很难完全的消灭他们。”

李宽倒是没有想着要将整个中东都纳入大唐的实际统治之中。

但是在一些关键的节点,肯定是要有大唐的地盘的。

毕竟那里可是有着未来最主要的工业原料呢。

……

朔州北部的某块草原,往年到了七月份,都是野草最茂盛的时候。

不过,如今这里却是被一片片规整的棉田给取代了。

接近一人高的棉花壮苗,已经开始结出了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

田间不时有农户在里面干着农活,除掉田垄里的杂草。

而在花蕾上,时不时的飞来一只蜜蜂,煽动着薄薄的翅膀,停靠在花蕾上,开心的采着蜂蜜。

而在棉田旁边的官道上面,几辆马车停靠在那里,一名少年被几名农户围着,正在那里不知道忙碌着什么。

“温郎君,这几天蜂巢里头的蜂蜜增加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按照这个情况来看,不用多久我们就又可以收一次蜜了。”

“是啊,这棉花蜜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等棉花盛开,就能采蜜。”

说话的人正是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温光,如今专门研究培养人工养蜂。

按照之前他的理解,蜂蜜都是采自各种各样的花朵。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棉花蜜不仅仅来源于开放的花苞。

跟桃花蜜等其他花蜜不同,温光发现棉花的叶片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叶脉,这些叶脉跟其他的叶子不大一样。

在棉花的其中主叶脉下,似乎也有一个地方会分泌蜜汁,蜜蜂通过这些叶脉,也能采集到蜂蜜。

还有就是在苞叶下面同样有蜜汁,不用等到棉花盛开,就能不断的采集花蜜。

所以温光断定,利用棉花来养蜂,在开花之前,棉花叶脉下的地方会先开始分泌蜜露,其次就是苞叶下的地方开始分泌,最后才是棉花本身的蜜露分泌。

这个发现就意味着围绕棉田,至少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用来采蜜,不用追着各种花朵不断的迁移,大大的提高了蜂蜜的产量。

“温郎君,听说明年种植的棉田还会继续扩大,如此一来,哪怕是我们的蜜蜂在棉花采摘之后,不迁移到其他地方采蜜,也能收好多蜂蜜呢。”

国人都是安土重迁,更不用说是贞观时期的百姓。

所以别看最近大半年温光都是拉着几辆马车,带了好几个养蜂人在朔州周边不断的周转,真要是不折腾也能过上好日子,是没有谁会跟着温光不断迁移的。

“可以是可以,但是九月过后,蜜蜂就没有了花蜜来源,对我们扩大养殖规模还是很不利的。要是能够有其他的什么花再接上一段时间,那就好了。”

温光已经发现,如果蜜蜂可以采集的花蜜很少,就需要在蜂巢中留够蜜蜂吃的蜂蜜,否则就会出现蜜蜂大量死亡的现象。

但是这就会导致蜂蜜的产量下降,这自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不过,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决的。

……

杜家的棉田之中,李书国带着杜构在田间走着。

为了把这里的棉田搞好,杜构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朔州,只是偶尔回长安一次。

好在如今朔州到长安的官道全部都是水泥路,快马飞奔,五六天就到了。

“郎君,按照观狮山书院学员的预计,今年的棉花产量不会比去年长安城外的那些差。虽然价格不可能跟去年那么高,但是利润丰厚却是肯定的。基本上只要把今年的棉花卖了,府上为了开垦这些土地投入的钱财就全部回来了,今后就是单纯的挣钱了。”

李书国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前几年,杜家似乎陷入了一个发展的死胡同。

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李书国却是非常担忧。

如今眼看着几万亩棉花田将要迎来丰收,他的心情立马就变好了。

“前几天楚王府的人在贩卖棉花脱粒机,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买的人却是不少。你说我们要不要也买几台?”

“郎君,买不买,取决于我们是否准备自己制作棉布。如果只是单纯的脱粒,没有什么意义,棉花的价格不会高多少。那几家高价买了脱粒机的,都是府上本来就有涉及麻布或者丝绸或者羊毛线产业的,他们是准备直接跳过楚王府,自己把棉花加工成棉布。”

李书国作为杜家的大管家,自然也对朔州其他勋贵家中发生的事情比较了解。

“你的意思是先不买咯?”

杜构不傻,自然听出了李书国的意思。

杜家所有的产业,就没有一块是跟“衣”相关的,自然也没有积累太多的纺织人才。

再加上那脱粒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