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市面上,方孔铜钱最大的问题一直都是私铸无法杜绝,而且这些私铸的铜钱非常混乱,成色严重下降,贬值的厉害,以至于人人都希望将价值高的官方铜钱留在手里,而价值低的私铸铜钱给花出去,就会导致市面上流行的都是劣币。

这种情况一旦长期维持下去,其结果就是劣币逐渐增多,最终良币被淘汰掉,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对于目前的宁楚而言,其官方标准的铜钱还没有正式发布,所使用的基本都是前面的私铸铜钱以及清廷的铜钱,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对于宁渝而言,金银币很重要,可是能够正在在老百姓手里流通起来的铜币更加重要,它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要,从而彻底取代市面上的私铸铜钱。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通过置换的方式,用铜元将目前市面上的私铸铜钱都给回收起来,那么这个兑换的比例就有一定的说头了,比例低了会亏本,比例高了又无人愿意兑换,十分考验朝廷在这方面的能力与决心。

当然,这也跟铜元本身的价值有关,也就是铜元本身的含铜量,如果含铜量太低,也不会被人认账。

宁渝端详着手里的铜币,低声道:“这枚铜元的铸造费用几何?含铜量又如何?”

“启禀陛下,眼下这枚大楚铜元通重二钱,含铜九成七,再加上白铅、锡等材质制成,可合值钱十二文,一百个铜元可兑换一枚银元。”

恩斯特在这方面的功夫下的很深,这个比例是一个刚好能有收益的比例,而且制出来的银元成色也足够优秀,能够满足日常流通所用。

当然,这个一枚铜元值十二文铜钱,也是根据目前市面上的铜钱而定,由于市面上的私铸铜钱在含铜量上面并不高,因此一两银子大抵能换一千一百文到一千三百文制钱。

宁渝对这些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心里对于这个比例,也还算比较认可,不过还是有一点担心,那就是铜钱尽管在成色上不如铜元,可是十二枚铜钱加起来的重量,却比铜元大上许多,因此在这点上,很多人心里会比较担忧。

不过这终究是没办法一下子解决的,只能在流通中慢慢改变。因此宁渝反倒没有那么担心,他现在又想到了另一个需要担心的点。

“还有一个问题,现如今的一个铜元,相当于过去的十二文铜钱,那像这种十二文以下的买卖,该怎么办?”

毕竟这年头大部分人一天的花费,也就几枚铜钱,像一文钱,可以到酱园店买酱醋油酒各一碗,谓之“四碗一文”。还有米价,最低的时候也是只要五六文就能买一升,也就是一斤半,完全够升斗小民开灶升火。

因此,即便是铜元其实也很难完全贯穿百姓的生活,至少在目前还需要一种更小单位的钱币,来承担一元铜钱以下的交易。

恩斯特想了想,很快就说道:“那就发行辅币,可以发一角和五角的小铜元,以此代替使用,只是辅币在含铜量上不能那么高,否则很容易被人拿去熔掉。”

宁渝轻轻点头,“辅币的成色可以低一些,还有朕会严格打击市面上的私铸行为,该杀的杀,该流放的就流放,这件事必须要严惩。”

“是,陛下。”

在制定了金银币制之后,宁渝针对新币铸造和旧币也下达了命令,首先就是过去设局铸钱的省份,不得再另行自行铸钱,一应铸钱全部出自于财政部与中央银行,至于所有现用各种旧模,应一律即行停废,彻底从源头卡死。

此外,铸币厂每次铸造的大楚金银铜币,均须呈送财政部登记造册,并由财政部随时遵派要员前往稽查,在通过了财政部的稽查之后,才会统一送到中央银行进行发行。

根据恩斯特的币制规划,纸钞在目前还不能作为真正的流通货币,因为还不具备大规模投放的条件,只有在新式金银铜币彻底取代了市面上的其他流通货币,才能考虑作为一种补充,由中央银行进行发行。

针对这一点,宁渝心里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毕竟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能够先统一币制,将金银铜币变成主流铜币,本身已经很困难,若是在这个阶段推出纸币,反倒会影响人们的信心。

至于铸币本身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铸币机器本身,还有材质配比等方面的问题。

在如今这个时代,中国的造币技术依然是传统的母钱翻砂工艺,主要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用锡块或其他材质,由人工按预先设计好的钱币形制,以及书写好的钱文雕凿出钱样,即母钱。

在有了母钱之后,就开始利用母钱制作泥范,然后用取出雕母,在面范和背范上开出浇口、直浇道和分浇道,接着依次将制作好的面范和背范合箱,用绳捆定,再逐箱进行浇铸溶好的铜水,等到冷却后,就开箱取出铸好的母钱,进行打磨整理。

该工艺从隋唐流行至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是让宁渝比较郁闷的事情,因为这没有什么更好的改进趋势,但是已经不能满足与眼下的铸钱需求了。

而根据恩斯特介绍,欧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