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掏心掏肺(第2/3页)
章节报错
能靠自身的能力转轨转型。
就比如,尚北的药厂、塑料厂、农机厂、化肥厂等等。
不是哪里都有一个唐成刚,可以让药厂和塑料厂起死回生。
大多数都是拖着庞大的身躯,半死不活的成为国家负担。
九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末的两次下岗潮,清退的也是这些不良国有资产的职工。
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来说,这些旧厂、老单位已经成了发展的巨大拖累,是必须甩掉的包袱。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央行把全国的不良资产打包,组成了若干个金融产品,试图借民间资本的力量来清理这些前进的包袱。
总量…超过十万亿。
这十万亿的大礼包,诱惑其实不小。
之前,柳纪向成立畅想控股、畅想金融,其实就是打的这十万亿的主意。
只不过,他一个卖电脑的玩不太明白,小试牛刀的阶段就困难重重。
再后来,德盛突然出现,成了柳纪向的救命稻草,也就有了现在的德盛高华。
所以,德盛高华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这十万亿的大礼包,也没什么可隐瞒的。
而且,目前来看,德盛高华在重组和运营这些不良资产的诸多庄家之中,是做的最好的。
第一次,第二次,总共从央行那里买了二三十亿的资产包,经过他们超越国内的整合手段和经验,效果非常不错,央行甚至上赶着想让德盛高华来继续吃进。
“石头,这事儿天下皆知,就不用再提了吧?”
却是齐磊冷然一笑,“文哥,你们骗得了别人,可是骗不了我。”
“我看过德盛高华的账目,咱们一共吃进了近三十亿的资产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破产重组,生生把几个停产多年、名存实亡的京城老企业扭亏为赢了。”
突然一挑眉,“赔了不少吧?”
“你!”
文经理一滞,你特么怎么知道赔了!?
赔钱的是德盛,而不是德盛高华,在高华的账面上可是看不到的。
而且,做的很隐秘,官方都看不出来赔了。
“你别胡说!赚了!赚的虽然不多,可也是赚了!”
“得了吧!”齐磊一甩膀子,“咱可说好了掏心掏肺的哈!”
文经理:“……”
脸色憋的不太好看,“你怎么就不信呢?那你说说,我疯了?赔钱的买卖你文哥做过吗?”
只闻齐磊一语道破天机,“你当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可是这次赔钱,你是故意的,是做给官方看的!意欲让官方看到德盛的能力,好用更低的价格把更多的资产包拿到德盛手里。”
文经理:“!!!”
可是,齐磊还没说完呢,“当你拿到更多的资产,你当然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赔钱整合,赔钱运营了,更不会选择当下这种耗时耗力的整合方式。”
“你看中的是地皮,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力!”
呲牙一笑,把文经理笑的头皮发麻,“那些不良资产、国有老厂,最值钱的…就是地皮了!!”
“因为年代的关系,当年建厂时的市政规划已经不适用了,很多厂子面积大,而且就在市中心。即便当年在郊区的,也因为城市扩张而进入了核心城区,地皮可是老值钱了啊!”
“到时,你们把工人一打发,设备、技术直接淘汰,只要把那块地炒起来,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行了!”文经理突然打断齐磊的话,面似寒霜,“别再说了!”
直视齐磊,“说吧,你到底想干什么?”
“嘿嘿!”齐磊一乐,“你还敢说不对我们造成影响吗?”
文经理急了,“我们仅仅只是炒一点地皮而已!况且,你们国家本身也有释放房地产市场的意愿。”
摊着手,有点慌了,“炒房炒地嘛!全世界哪个国家不炒?不炒,你经济起得来吗?”
齐磊,“错!!”突然严肃,“我们确实要拉高房地产市场,但是,有续的增长和恶意炒作是有区别的!”
纵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几次飞涨,第一次是市场刚刚开放,就是民营资本疯炒抬起来的。
而德盛是急先锋,根就在它。
文经理此时被齐磊怼的,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拔高声调:“你到底要怎么样?控制德盛高华,就是想阻止我们炒房炒地?”
齐磊做沉吟状,“可以这么说吧?”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无续炒作,包括地方zf的见钱眼开,拿地皮换资金,再投入发展的思路,就是德盛带起来的。
这个最先进入国有资产整合的资本,没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把国外那些囤地、炒地的那一套,全弄进来了。
大伙一看人家赚着了,自然是有样学样。
很多人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商品化初期的那几年,没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前世就北广周边的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