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去病这一把赌对了。

最新一期《大周生活秀》,印刷五万份,光是文青书局就要承销八千份,压力很大。

然而,这一期的销量,如黄去病事先预料的那样,刚一上市,就红了。

“大爆炸,大爆炸,前国子监祭酒蔡钟山墙头扒灰,最新消息新鲜出炉!”

报童脆生生的声音在街头一响起,来往行人全都停下了脚步。

不识字的就好奇听着报童叫卖内容。

识字的,则急忙掏出两文钱。

“小孩,来一份!”

……

文青书局门口,一大早就挤满了买报的人。

全都是冲着今日爆炸新闻来的。

《大周生活秀》牛逼大了,不愧是文青书局出品,刚办了几期,跟脚还没踩稳就开始爆猛料。

虽说是十几年前的事情,然而所有人,无论是京城人还是外地人,对这种男女香艳故事,无论过去多少年都百听不厌。

更何况男女主人公,一个是前国子监蔡钟山,有名望有地位。一个是蔡钟山的儿媳妇。太特么劲爆!

男女身份,就决定这是一个足以传说上百年,甚至在野史上留下一笔的传奇故事。

千百年之后,都会有人兴致勃勃谈论此事。

这一次,黄去病做足了准备工作,深挖蔡家各路关系,甚至买通蔡家仆人。

进行了大量数据和人物口供分析,所得到的结论足以支撑一份精彩绝伦专题报告。

于是乎,《大周生活秀》火了。

京城大街小巷,无论识字不识字都在讨论蔡钟山和他的儿媳妇。

每条街上,都能看见几个人,或是十几个人,最多的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听着读书人念报。

担心念报的人撂挑子不干,更有甚至,还打赏银钱给念报的人。还有人提供茶水点心。

就为了听一个八卦。

最热闹的当属茶楼酒肆。

说书人今儿超常发挥,激动兴奋得唾沫横飞。

茶楼酒肆,全是叫好声。

明明手里头就捏着刚买的报纸,然而大家更乐意听说书人说故事。

贼带劲!

尤其是说到蔡钟山和他儿媳妇的桥段,全楼的人都在起哄。

即便内容没有任何香艳桥段,依旧能让诸位客官听得如痴如醉,全都入了迷。

每个人就跟了打了鸡血似的,发出一阵阵的感叹声。

“啧啧,蔡钟山虽说为老不尊,然而在女色上头,的确有几分本事。”

“报纸上写了这么多,蔡钟山和他儿媳妇到底有没有关系?儿媳妇生的孩子真是蔡钟山的?”

“蔡家人真能忍。”

“蔡家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你们猜蔡家人到底知不知道真相?蔡钟山的夫人,难道就没吭声?”

“大街小巷都传遍的事情,蔡家人能不知道真相?他们只是不说而已。”

“蔡钟山这个老不死的,连儿媳妇也祸害,不是个东西。”

“这个做儿媳妇的也真能忍,这要是换做我,老娘早就拿把菜刀砍死姓蔡的老不死。”

“哈哈哈……你想多了。你想给蔡家做儿媳妇,还没那资格。”

“屁!我看这个蔡家,从根子上就烂了。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家,才舍得将闺女嫁到蔡家。”

“蔡家有钱啊,想嫁到蔡家的女人大把。”

“都是屁话!我小姨子的二姑子的夫家嫂子的兄弟媳妇的表姨,就在蔡家帮佣。说是蔡家今不如昔,裁撤了不少下人。而且下人衣服,也从一年四套改为一年两套。就连买菜买肉都比以前节省了一半。”

“蔡家有这么穷吗?还以为蔡家多有钱。”

“蔡钟山被罢官后,蔡家就靠着几个铺子过活。一大家子人吃饭,钱自然是越花越少。”

“蔡家有今日,活该。好好的儿媳妇,老不死的跑去祸害,连孩子都生了。不明不白的,那个孩子长大后得多艰难。”

“要我说蔡家儿媳妇,估摸着也是贪图富贵。这种事情,怎么能从,就算是被强迫,事后也不该继续留在蔡家,被人糟践。”

“这种事情,我们外人哪里说得清。”

“不说别的,这个《大周生活秀》可真敢写,竟然将蔡家老底都挖了出来。”

“生活秀的其他文章,也挺好看的。”

“而且只卖两文钱,也不贵。”

“只可惜我们都不识字,还得请人读报。”

……

蔡家,气氛低沉。

蔡家从上到下,一个个怒气冲冲。

蔡钟山的小儿子,抄起棍子,带着人,就打算上文青书局打砸。

结果却被管家拦住了。

“老爷请少爷去书房说话。”

蔡钟山的小儿子急匆匆跑到书房。

“父亲,《大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