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所求无非“名利”二字。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得手利益足够,再去追逐利益就更多是为了旁人,就好比是一宗之主,除了考虑自己,还要兼顾众多同门和弟子的利益。如果说了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么“名”更重于“利”。

到了李玄都这等地位之后,就更是如此。名动天下和流芳后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李玄都的名气很大,不过仅仅局限于江湖的范畴之内。江湖之外,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谁是李玄都,谁是清平先生,是完全不知道的。待到数百年后,便是江湖中人,也未必还记得李玄都何许人也。

若是有后人传承还好,后人们自然要传扬祖师的种种事迹,传承越是久远,后人越是势大,祖师的名声也就越大,比如祖天师创立正一宗,正一宗领袖正道多年,祖天师的事迹便无人不知,便是寻常百姓也知道张天师降魔捉鬼的事迹。

若是没有传承后人,纵然天下无敌,在他离世之后,他的手下败将不会自曝其短,无关之人也不会刻意宣扬,那么多年之后,就只剩下一些似真似假的传说,就好比忘剑峰上的两位剑仙人物。

朝廷提出的这个条件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非同寻常。

道祖、天尊也好,大道君、道君也罢,其实是道门内部的称呼,不在朝廷的敕封范围之内。

纵观历代朝廷敕封,大约可以分为六等。第一等是皇帝,唯有太上道祖有此殊荣,被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第二等是王,儒门圣人有此殊荣,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第三等是真君,最近的一位真君是神霄宗的开派祖师,被封为“清虚元妙真君”,那也是数百年前的事情了;第四等是四字真人,比如老天师张静修被封为“元阳妙一真人”,神霄宗祖师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第五等是两字真人,诸如东华宗的太微真人、妙真宗的万寿真人、神霄宗的三玄真人、飞元真人颜飞卿等等;第六等是法师,比如“镇魔法师”张静沉、“玉盈法师”玄真大长公主等等。

前两等敕封太过特殊,可以说非三教祖师不可得,太上道祖之所以比儒门圣人高出一头,是因为姓氏后人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真君一等已经是朝廷最大的诚意,比起老天师的封号还要高出一等。再布告天下,意味着数百年后,李玄都就会成为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就拿清虚元妙真君来说,如今世间就有他的许多传说,还有邋遢道人的称号。再往前数,如吕祖等人,也是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当真是流芳百世了。

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换成是传统道门长生地仙,只怕已是大为心动。

如果说真君称号只是个“表”,那么国师职位就是“里”了,“国师”一职始于金帐王庭,历数金帐的历代国师,无一不是当世高人,大部分出身萨满教,也有部分出身于真言宗,当年金帐入主中原,建立朝廷,大魏朝廷沿袭金帐部分旧制,朝廷中也有国师职位。执掌正一宗将近一甲子的大天师张清衍就曾被朝廷册封为国师,那也是正一宗实力最为鼎盛的时候。国师可以参与国事,皇帝向国师执弟子礼,地位十分尊崇。

如此一来,便是表里都有。

真人封号是“名”,国师是“权位”,那么最后就是实在的“利”了,也最是微不足道,算是个添头。不过以朝廷如今的财政状况,还能拨出钱款,也是很有诚意了。

这便是楼心卿三人敢于登上终南山的底气所在。

徐九见多识广,立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不敢妄言,转而望向李玄都。

李玄都的脸上也显露出凝重神色。

楼心卿见两人神色,心中稍定,继续说道:“除了承认清平先生是道门大掌教之外,太后娘娘也会下旨为张相爷等人平反,归还其家产,张氏子弟复官复荫,重新追封张相爷为上柱国、太师,赠忠正伯,谥文正。”

李玄都沉默着。

楼心卿也不敢催促,转头对徐载钧和欧阳文使了个眼色。

徐载钧会意,起身说道:“清平先生,父王说了,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是清平先生平定了青阳教之乱,斩杀为首的唐周、唐秦、唐汉,又使金帐王庭陷于内乱之中,无力南下,实是有大功于社稷之人,千秋万世都当铭记清平先生的功劳,所以还望清平先生不要推辞。”

欧彦文接着说道:“西北伪周,占据凉州、秦州、蜀州,想要收复三州之地,也少不得清平先生运筹帷幄。”

李玄都笑了笑,“经你们这么一说,好似是这个天下没我便不成了,未免把我抬得太高了。”

“清平先生过谦了。”楼心卿道,“就算清平先生不想理会这些俗事,我们也能理解。正所谓多少年江湖较短长,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英雄豪杰识时务,何苦出生入死弄刀枪,倒不如抛开名利枷锁,逃出是非之乡,醉里乾坤大,笑中岁月长,不管成王败寇,休给他人做嫁裳。天下分合,我有何忧?如此方才是真逍遥。”

李玄都轻声道:“好一个逍遥,好一个醉里乾坤大,好一个笑中岁月长,好一个天下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