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星期,你可能学不会韩语,但是绝对能把韩文学的明明白白。"

“就那么简单!因为就和汉语拼音是一个功能,一个音下面就一个字!就好比汉字蛋“但弹'“氨惮'石都是‘dan!!"

“所以,世宗把字造出来了,李朝乃至后来的韩国的官方文字依旧是汉字。

“这种文字只能表意,却没法形成书面语言长期保存。写的人知道什么意思,

时间长了,看的人都看不懂。”

“你拿汉语拼音写个作文试试?"

杨晓直咧嘴,“想想就难受。"

又问道,“那汉城改首尔,是怎么回事儿?"

齐磊,“这事儿得从李承晚建国开始说起。"

“汉城,原本叫汉阳,后来改的汉城。一听就是中国名吧?“

“到了李承晚的时候,他多了个心眼儿,用韩文为汉城命名。"

“音译依旧是汉城,不过,没用汉字!“

“所以,汉城就成了小西巴所有城市之中,没有中文名的城市,而且还成了首都。

杨晓,“哦!"

齐磊,“到了朴正熙执政的时候,又对汉字动了心思,把官方文字的汉字彻底抛弃,改成了韩文。“

“可是这玩意是真不好用,所以剔除也不回能彻底,他们身份证上依旧要使用汉字。"

“而这次,其实很简单,汉城的中文翻译是汉城,而李承晚的小心思就有用了。

“它是用韩文命名的,音译是什么,他们说了算。"

所以,只要通知一下咱们,把汉城的音译改成首尔就行了,你也说不出来啥。“

这回晓儿全明白了,听的挺来劲儿。

“这么说来,他们还挺拧巴的。又不是不让他们用,非得去什么中国化呢?“

“呵呵。“齐盒冷笑一声,“说实话,做为我兔的邻居,都苦逼的,一个个专注去中国化一万年!"

国为了去中国化,把神化故事都算进历史里去了。

南边的小越越,更干脆,在他们的历史里,中原王朝都是山寨,他们才是中原正统。

而小西巴则是兼百家之长于一身,别说中国了,地球都快成他的。

一面改历史。李朝在位最长的一个皇帝,1900多年,都特么快飞升了。

另一面,又改文字、改首都名等等,就不够他们折腾的了。

可实际上,啥用没有,给自己找不自在呢,而且深受反噬。

就拿小西巴来说吧,后世那些闹剧,什么汉服是他的,孔子是他的,东三省都是他的。

大韩民国都统一中原了。

看似荒诞,脸都不要了,可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一面是西方挑唆,一面是小国之危,还有一面其实是没办法。

去中国化去的,把自己干成人格分裂了。

就拿韩文这个事儿来说吧,本身就是不健全的文字,它就很难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化没去怎么着呢,自己先受不了了。

你想啊,在朴正熙把韩文定义为官方文字之前,他们所有的历史文献、官方文件,全都是中文。

那现在怎么办?自己的历史还要不要了?

而且你会发现,全世界主要国家里,考古学最拉跨的就是小西巴和压脉带。

不论是水平,还是成果,那就没法看。

为什么?因为没法往地底下挖。

挖出一块碑,汉字的。

挖出一座坟,打开一看,不知道是把河南哪家地主的坟地给刨开了呢!

甚至挖出来的东西,得找中国的考古专家去帮忙,要不真闹不懂。

你说到这个程度,换了你是小西巴,不疯也得抑郁。

他们的文化,如果断绝与中原文化的联系,连自洽都成了问题。

于是,就只能靠自欺欺人和愚民来糊弄过去。

于是,你就会慢慢看到,什么汉服抄袭汉服,什么韩国统治中原,这种荒谬到极点的言论。

然而,说句实在的,这就是饮鸩止渴,慢性死亡,对他们独立文化的建设,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越走越偏。

这一点,不得不说,压脉带比小西巴做的要好得多。

一通科普下来,杨晓老崇拜了。

“你咋啥都知道啊?“

齐磊也是不要脸,“这叫渊博,吃你的饭吧!"

吃完饭,晓儿刷了碗就跑了,果然什么也没拿。

第二天,齐磊早早的就去了学校。

先去新学部那边和雏鹰二期的西方新闻史老师打了声招呼,“赵姐,您的课先停一停,我来上。"

白发苍苍,快六十的“赵姐”上去就给齐磊一巴掌,“死孩子,没个正经!信不信我把你西史也挂了?

好吧,赵老太也是齐磊的西方新闻史老师。只不过老太太贼好说话,更好“欺负”,同学们都管她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