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四十万突厥骑兵(第1/2页)
章节报错
就在杨广不听劝,固执的带领十万禁军和庞大的巡视队伍继续浩浩荡荡向榆林郡方向进发时,一只草原猎鹰飞在巡视队伍上空盘旋几圈之后,向北方飞去,一路翻越长城,继续向北飞翔三百余里,盘旋两圈后便俯冲而下。
这里是大隋最北部边境的伏乞泊北岸,这里竟然有着一望无际的突厥大营,延绵百里。
突厥始毕可汗已经率领四十万大军秘密南下,来到了距离大隋边境三里余里的地方。而这般近的距离,杨广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猎鹰飞过一座座大营,最后在鹰笛的引导下,飞向一座占地数亩的庞大帐篷,这是突厥的王帐,王帐前站在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金盔金甲,目光冷酷如鹰,他正是年轻的突厥始毕可汗。
始毕可汗伸长手臂,猎鹰一声鸣叫,收翅落在他的手臂上,始毕可汗取下绑缚在鹰腿上的一卷羊皮。
羊皮上写满了情报,他看了一遍,眼睛里充满了得意地笑容,大隋皇帝杨广竟然真的来到了边关,而且如今还正前往他准备的陷阱之中。
没错,榆林郡五个县都已经被他控制,最近占领三县的马贼自然是他派去的突厥骑兵所装扮,而刘武周占据的两县自然也会听他的话。
“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刻启程南下,天下间最肥的一只羊到了本汗的面前,本汗若是不将其捕获,简直是对不起长生天的赐予!”
不得不说,杨广的脑回路真的很矛盾,很奇特,他既然在北方耗费极大的代价修长城,说明对突厥还是很警惕,有所防范的,但此时明明榆林郡五县很可能都被突厥人所控制,出了榆林郡往北便是突厥人的地盘,他却自大的没有多少防备不说,还要叫嚣着收回其他五县,甚至灭了刘武周。
不过说起来,杨广也有自己原因。如今大隋先后有义成公主和一名宗室公主北嫁突厥,但这显然不能缓解始毕可汗对隋朝的觊觎,始毕可汗绝不会因为两个女人就打消了向大隋发动进攻。
此外,去年杨素勾结突厥人谋反时,突厥也派了十万骑兵南下,后来因为杨素被王君临打的迅速败亡,杨广带去高句丽的骑兵昼夜赶到马邑郡,将这十万骑兵挡住,突厥人便退去。
当时杨广并非没有后续,他还没有回到洛阳,便在路上派裴矩出使突厥,拜访了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这是突厥仅次于始毕可汗的最大突厥势力,叱吉设麾下能够动员十万数骑兵。
杨广沿用他老子杨坚分化东、西突厥的策略,为了分化日益强盛的东.突厥,便许诺将宗室公主许配给叱吉设,并答应封他为南面可汗。
有了东.西突厥的例子,突厥人其实对隋朝这种卑鄙的分化手段非常警惕,所以叱吉设假装接受公主和册封,同时把这件事告诉了兄长始毕可汗,兄弟二人暗中商议,表面上装作反目成仇,还打了几次假仗,目的就是为了让杨广丧失警惕。
这件事情还让杨广得意了很长时间,而这也是他此时对突厥没有多少警惕,认为突厥大军无力南下的原因。
而大隋任何大的军事行动,在保密方面实在是做得很差劲,大隋皇宫和朝廷各个衙门简直就是一漏勺,很多称得上是机密的事情不说敌国探子,即使是京都的百姓都轻松获知了。
当年要打高句丽,杨广和朝廷这边做出决定,第一时间高句丽的渊太祚便收到消息。
这一次同样如此,杨广说要北巡,突厥人在洛阳城中的细作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传到了突厥始毕可汗手中,而且杨广的行踪,突厥人始终派有探子跟踪,并随时以飞鹰传递给已经带领四十万骑兵南下,潜伏在大隋北方边界三百里处始毕可汗。
在突厥人眼中,大隋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方,如果能俘获大隋皇帝,不管是赎金,还是用来交换北方十个郡,都是最为划算的买卖。
更何况始毕可汗知道如今大隋境内反贼四起,他带兵南下,一举占领大隋半壁江山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可以让突厥一跃成为东方之主,让隋朝臣服在他的脚下。
突厥人是有备而来,也一直处于战备之中,四十万大军迅速收拾营帐,厉兵秣马,如无边无际的草原狼群一般,向榆林郡扑来,此时杨广还在赶往榆林郡城的途中。
杨广距离榆林郡城虽然不到两百里,但他部队臃肿,速度快不起来,等他到郡城时,突厥四十万骑兵肯定能够跨越三百里,来到榆林郡。
……
……
在伏乞泊以西约二十里的一片丛林中,王君临麾下远东军隶属于沈果儿的军情府一组五人探子藏身其中,其中一人拿着望远镜在张望。
如他们这样的探子还有五组,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跟踪和盯着突厥主力。事实上他们是从北方千里外突厥人的老巢一路跟过来的,这些天吃了不少苦头。
突厥四十万骑兵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一天一夜,军情府的探子自然不可能一直盯着看,此时正躺在树下休息,大地忽然震动起来,地上的四个探子脸色一变,纷纷从地上跃起,组长向树顶上一名探子大喊:“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