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八章 进展(今天出差,只有一更)(第1/2页)
章节报错
理顺了主次关系,生物组的工作反倒是推进进度最快的。
沈光林的一通骂,大家反而不敢跟他争主导权了。
毕竟,谁都是爱惜羽毛的,没有切身厉害关系,谁会往死里得罪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呢。
而且,沈光林手下的这帮人也太可怕了,简直专业的吓人,随便说起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他们竟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上国际先进研究进度,至少在纸面上可以跟上。
你讲了,他们就能弄懂,而且还能举一反三,你说吓人不。
真不愧是京城大学的高材生们,果然不一样。
如果他们致力于填补“国内空白”的话,哪里还有别人的活路。
1986年的初春,国内科学界最重要和最受瞩目的事件就要属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沈光林身为项目论证组其中的一员,而且是最重要最显现的组长,他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是备受关注的。
朱委员经常召集所有的负责人一起开会,这次研讨会,组委会将整个科学领域划分为了7个小组,也就是7个大方向,其中就有: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计划,能源技术,新材料领域。
在所有的课题组组长中,沈光林是最年轻的,只有他还只是大学教授的身份而已,其他人都已经是学部委员了。
万花丛中一点绿啊,头发斑白的中老年队伍中混进了一个年轻人,显得那么突兀。
沈光林能够跻身为7个项目组的组长之一,已经是超乎常人的想象了。
但是,在沈某人的心里,他应该负责更多项目的,这样才更能显示他的能力所在。
比如,在航天技术方面,沈某人有话说,他原本就是学这个的,而且也知道未来航天科技的走势走向。
但是,这个领域国内人才真的很多,他进不去,而且,在以后,京城大学和五道口技校在这个领域没什么建树,因为这两所学校毕业的学生不愿意投身这个行业;
在信息技术方面,他也可以发言的,沈光林的很多工作都是为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做准备的,他甚至已经开始涉足芯片制造了。
但是,国内科研界更注重的还是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对于微型机,他们觉得也就那样,个人是用不起的,做它干什么,就算是连想,也是在做单位的电脑汉化工作;
在新材料领域就更别说了,还有谁能够超过他沈光林的。
要知道,无论纳米技术还是超导技术可都是沈光林打开的大门,这样的领域都不让沈光林插手,其实是有点不合适的。
但沈光林毕竟年轻,他能够做生物组的组长,已经是很有一番波折了。
幸好朱委员愿意支持他,幸好沈光林足够强势,幸好生物领域足够暗弱。
不然,就算是沈光林再拿出克隆羊克隆马出来,生物组也不一定同意让他来做组长。
毕竟,想进入论证委员会可不是通过考试,也不是通过科研竞赛,这不是你的过往成绩好,你的能力强,我们就该听你的。
比如,除了沈光林之外,一样有一些科研成绩特别突出的学者,但就因为不受待见,这次都没有被邀请。
或许,沈光林应该也是这样的人群之一呢,他也不受待见。
只是,他可是出自京城大学的教授,根红苗正,根底够深。
在科研界,你可以排斥沈光林,但是你不能排斥京城大学。
离开了京城大学,华夏科研界就少了半边天,五道口技校说了,他们是另外半边。
如果,这次研讨组真的没有请沈光林的话,那京城大学相关几个领域也未必会派人过来,到时候大家面子上不好看,也怪不得别人。
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京城大学的同事们做出的科研成绩确实有点不如沈光林,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沈光林的科研成果可是成功的为京城大学拉来了无数的拨款呢。
要知道,这些钱沈光林可是一分都没要,全是被学校的其他教授分润去了,这些人拿了钱,谁不得承他这份情?
对于这样一位好同事,没有哪位领导和同仁不喜欢的。
真正不喜欢他的,都是竞争对手,尤其是职业搞科研的竞争对手,比如,科学院。
科学院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了,他们是一个国营事业单位,但是现在生计都有些困难了。
虽然,科学院从国家领取的钱财很多,但是他们摊子铺的太大了,而且只是老化的厉害,年轻人没有出头之日,很多人进来了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生物组的进展真的很快,草稿很快就做出来了。
沈光林也没有搞一言堂,基本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沈光林都组织人手进行了论证,并且追踪了国际最先进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度。
有些我们可以超越,有些我们跟上就可以了。
国家现在确实不富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