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春节(第2/2页)
章节报错
了,前几天他们还调侃我,说我女婿掉钱眼里了,不给钱就去不上课。”
“我也就是赚点老婆本而已,也就是一点零花钱。”沈光林很谦虚。
不过,在老李这里,去给鬼子上课就应该收钱。
但是,到东南亚的新家坡,人家那里都是华人,是不是应该免费讲课呀。
“你前段时间去新加坡也开讲座了吧,收钱了吗?”
“收了。”
“收多少钱?”
“5万新币。”
老李并不清楚新币的汇率怎么样,反而问道:“那边是不是跟缅甸币和越南币差不多啊?”
“差不多。”
老李没继续说什么了,大老远的跑一趟,象征性的收点钱也应该。
现在中越战争期间,有从那边逃回来的华侨,持有的还是那边的币种,我们定的政策是1比3000给他们换成人民币。
这么折算下来,5万新币应该没多少钱才对。
一通鞭炮之后,大部分人都起来了,包括张鹏家的两个熊孩子。
“光林哥,你怎么没把鞭炮留给我们放啊。”
“等会下饺子的时候你再去呀,还有一挂呢。”
“好嘞!”
沈光林也没准备红包,两个人直接每人10块钱的压岁钱。
小崽子们高兴的不得了,早就忘记了昨天受到的伤痛,但还是提出来一个要求:不要这么多,给一块钱就行。
“为什么呀?”
“因为给了十块钱都不用等吃饭就上缴了,只有给了一块钱我们才能拿去买花炮。”
有道理!
问题是沈光林钱包里的钱都是10块的,谁让现在最大的面额就是10块呢。
迫不得已,沈光林又拿两张10块钱从李蓉那里换了两张一块的,孩子们这才开心起来。
吃过早饭饭,沈光林带着李蓉和两个小兄弟出门溜达,因为今天有不少人要过来给老李拜年。
不想参与这些事,那就躲一躲吧。
这种天气也算大雪封城,还能去哪呢,也只能在颐和园附近转一转了。
别说,大年初一,颐和园的人还挺多,虽然收门票,但一样很热闹。
过年嘛,最应景的小吃就是冰糖葫芦。
沈光林请客,每人两串,吃一串拿一串,一路走一路啃。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现在能够让普通民众参观,也是沾了没有皇帝的光,西山什么时候能够让老百姓游览呢。
今天出门的大多数是像沈光林和李蓉这样年轻的男女,个个花枝招展,春心烂漫。
不过,现在才是1982年,军装绿依然是主流色,其次是灰色色调,也只有沈光林他们两个穿了羽绒服。
其他人,即使是爱美的姑娘,也只是扯了几尺花洋布做个罩袄,里面仍然是传统的粗布棉衣。
羽绒服现在国内还没有厂家生产呢,沈光林的这些衣服是从扶桑带回来的。
其实,羽绒服的发明历史已经很久了,它诞生于1936年。
美国冒险家为了追求最优秀的登山外部环境的结果,发明了世界第一件用羽绒填充的衣服。
沈光林在颐和园闲逛,自然遇到了不少京城大学的同事,毕竟这里学校实在是近。
“沈老师过年好,您也逛颐和园呀。”
“是的,刘老师您也过年好!”
“这是你爱人吗?长得可真好看。你孩子都这么大了吗?”
“对,这是我爱人小李,不过这俩孩子不是我的,是我小叔家的堂弟。”
“长得真壮实,回见了您内”
“回见!“
遇到熟人,寒暄的内容总是类似的,然后等快看不到人影了,还会继续讨论几句。
“这是你们学校的老师啊,这么年轻。”
“嗯,是的呢,物理学院的,现在已经是正教授了呢。”
“那你们院长是不是姓沈?”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