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出路(今天有事,只能两更了)(第1/2页)
章节报错
沈光林能有什么想法?
他难道是想进实体名单吗?
就跟院士丁忠礼一样?
当然,对于丁院士来讲,进入被制裁名单是奖赏,是荣誉,未尝不可。
不过,这都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谁管它那么多呢。
年轻人,管好裆下就行了。
只要站在斑马线上,沈老师随时可以横行黑白两道。
现在并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只是答案准确不准确的问题。
能够获得军方的友谊是一件不会吃亏的事情,沈光林还是决定认真的去出谋划策。
站在后世的观点上,判断以前的得失确实是件很容易的事。
沈光林对小事没有概念,但是对于大事和大势还是有自己的把握的。
现在国家确实并不富裕,这种状态还要持续20年。
在这些年里,搞经济建设的钱都不够用,军工产业确实会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时间段。
当然,在84年至88年这段时间,他们确实在国际市场上发过一波横财,但是随着海湾战争的打响,冒火的69式成了全球知名画面,也伤害了华夏武器的形象。
海湾战争中,69式竟然连一辆m1a1都没击毁,着实不应该。
失去制空权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武器装备的差距。
所以,发展差异化武器,未必没有道理,想干掉m1a1,也未必需要坦克,红箭-8就可以了。
这个可比120火更具有针对性。
如果老李不是搞这个方面工作的,沈光林肯定是缄口不言,什么话都不会说的。
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软硬兼施,各种手段都使出来了,沈光林要是还不识趣,那就是真的不识好歹了。
沈光林斟酌了一下:
“想法当然是有一些,但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我姑且说说,你们姑且听听。”
沈光林自顾自夹了一口菜,又喝了一大口酒,给自己壮壮胆,这才继续说道:
“这几年,想发展军工,无非是两条路。
第一条,发掘国内市场。
国内当然是一整盘棋,但是旗子是可以转变的嘛。这个时候,就需要把一部分军品转为民品,就挑选市场上需求量大的,畅销的,通过引进生产线,调整生产工艺,生产出适合市场的产品来,赚取到利润之后再反哺兵器研发;
第二条路,走出去。
成立专门的军售部门,视野转向国际市场,多生产一些国际畅销的产品,出口一些对方需求的武器,卖东西给需要的人......”
沈光林一边说话,一边假装喝酒,他先是喝一大口酒,然后偷偷吐进碗里。
如此往复。
如果不偷点酒,就这桌酒鬼,他肯定坚持不下来。
年轻人脑子就是活!
“那你别说的那么笼统,说点具体的,就军售方面的该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现在中东不是已经爆发了战争么?”
“你怎么知道的?”
“我也关注新闻的好不好,9月22号爆发的战争,这又不是秘密。我估计这场战争没有那么快结束,他们两个国家都有钱,背后也都有人支持。既然是战争,肯定需要武器不,多卖一些给他们。”
这种事情大家都能想的到,但是很多人觉得这场战争估计就像那个犹太国家发动的战争一样,很快就会调停结束的。
“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打多久呢?再说他们也没买过我们的武器呀。”
沈光林用手抓了一把花生米,边吃边说:“他们每个国家背后都有一个大国在支持他们,他们肯定能够坚持下去的,不坚持也必须得坚持,所以战争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结束的。”
“可我们和他们都不是盟友啊?”
“就是这样才好做生意呀,吃了甲方吃乙方,吃了原告吃被告。”
“那不成两面三刀了么。”
“对!”
......
对沈光林的直白大家很无语。
大约沉默了一小会,然后就有人接着问道:
“可是我们的产品跟别人是有差距的,怎么才能打开这个市场呢?”
沈光林也没啥信心,只能笼统的说:“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嘛,我们的尖端武器可能只是别人的第二等,那我们按照第三等的武器去定价呗,卖的最好的永远是性价比最高的。”
“可他们对我们的武器不信任啊,怎么办?”
“免费送一批去试用,不好用不要钱,质量一定要可靠,不然会砸了招牌的。”
不过,不吃一堑长一智,估计这个年代他们不会注重出口武器的品质的。
话已经说的差不多,沈光林该趁机醉倒了。
再坚持下去,不醉也得醉,而且这种京城大曲,估计醉了会更加难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