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高屋建瓴(下)

斛律光的话不算很冲,也没说到点子上(不能说),不过却是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五军都督府的改革。

换句话说,他在跟高洋唱反调。

斛律家一直都是墙头草,为什么斛律光要唱反调呢?

因为他不站出来不行啊!

斛律家的权力分布,老爹斛律金坐镇晋阳,在六镇鲜卑中拥有一席之地。弟弟斛律羡挂帅幽州,防备突厥,乃是幽州军系统里的首席大将。

而斛律光则是在邺城担任禁军都督。

北齐三大中央军集团,都有他们斛律家的人,由此可见,斛律家当墙头草,也是有他们当二五仔的资本!

如今高伯逸要搞五军都督府,这样一来,斛律光只能间接掌控邺城禁军,相当于斛律家断一臂膀!

这种事情,斛律光哪里还能忍?哪怕是拼着恶心高洋,他也必须要站出来啊!

“九合,奏折你写的,你给斛律明月说说,要如何军改。”

高洋指着高伯逸说道,然后继续好整以暇的玩镇纸。

“请问斛律将军是在担心什么?”

高伯逸比斛律光矮了半个头,但身上的气势却一点都不弱!重金砸出来的神策军,就是他的底气和腰杆子!

“高都督,若是按你的五军都督府改制,将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要如何作战?”

斛律光跟高洋可以说步子太大扯着d,然而高伯逸本身就是带兵的,那些话是糊弄不过去的。他只能就事论事,讨论这种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高伯逸提出的这种军队招募和训练之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指挥官在军队集结了以后,才能知道自己麾下的军队是什么货色。

俗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现在连自己都不知道了,要如何能打胜仗?

这个问题也不全是针对高伯逸,斛律光提出来的时候,也是带着几分公心的。

“斛律将军说的这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可以将训练标准化。当然,这只是辅助。”

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的方案里面,首先是在邺城地区,招募均田制的农夫为兵,共一万五千人,每一军三千人。

其中每一军,可以保留五分之一,也就是六百人的队伍为种子,作为本部人马,跟随带兵将领一起走,而不是轮换后就调离。

这样,无论五军都督府旗下禁军怎么轮换,都有五分之一的老兵作为示范,他们跟将领们也熟悉,可以作为传令兵和斥候使用。

当将领调走后,这些人依然作为禁军编制留下来,给下一任将军。我这么说,斛律将军听明白了么?”

高伯逸笑眯眯的问道。

艹!

斛律光差点爆粗口!

这小畜生实在是太过于狡猾,完全将五军都督府改制里的那点纰漏给堵住了。

禁军轮换的时候,有五分之一是作为将领的“亲军”,不参与此次轮换。那么再有军队来的时候,有这五分之一的底子,要推广命令,就容易得多。

至少绝不会出现所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问题。

而这么少的人,单个的将领想要造反,可能连皇宫都攻打不下来。如果串联,很难保证不会走漏风声。

不得不说,高伯逸这次还是拿了点干货出来的。

至少均田与士兵挂钩,一方面抑制了土地兼并,另一方面,强化了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地方豪强拥兵自重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说,只要高洋不是个昏君,接受这种制度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去怀疑什么。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接受的程度如何。

高伯逸一说完,整个太极殿陷入了尴尬的寂静之中。

之前以为高伯逸是掀桌子了,没想到对方是掀桌子完了以后,每个人送了一小块饼。虽然根本吃不饱,但是也聊胜于无,总比自己揍他一顿成本低多了。

高湛的事情殷鉴不远,如今人心浮躁,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算稀奇。

“诸位,你们觉得如何呢?朕觉得吧,九合说的这个五军都督府改制,可以在邺城周边试试。就像他刚才说的,招募一万五千锐卒,还是不难的嘛。”

高伯逸的所谓五军都督府改革,乃是兼容了宇文邕的府兵改革,杨坚的府兵改革,朱元璋的明初军队改制,乃是大大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

如果这样高洋都不同意,那他活该被晋阳的六镇鲜卑扒皮抽筋!根本不值得同情。

果不其然,高洋心里还是有逼数的,只高伯逸稍微解释了一番,就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好了,没人提意见的话,这事过两日会以圣旨的形式发下去,散朝吧。”

高洋刚刚打算开溜,没想到有个人站出来叫停了他。

“陛下,微臣还有件事,此事关系重大,微臣不问清楚的话,心中难安。”

秃头大叔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