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摄政一方(第2/3页)
章节报错
然故旧虽多,有着几分掣肘余地,却并非荀少彧手下留情的真正原因。
只是,老太师的干系纠葛再多,难道就挡得住荀少彧的刀利?
闻渊明学道于上清宫,道门中都是一方庞然大物,在九州大地之上的影响力,师长辈分中未尝没有天人驻世。其间的厉害,纵然不能颠覆天子权柄,也是一方极端可怕的力量。
荀少彧自袖中抽出一枚宝令,其上飞凰之形跃然,煌煌神意烙印心神,低声自语道:“黑水令符、飞凰宝令,他们两个老家伙倒是机警。”
“不过,没有自家的亲信部属,行事还是多有不便,就暂且压一压吧!”
荀少彧捏了捏手中宝令,幽幽道:“群臣三劝三进之后,也是时候确定名分了。”
“有着宗老大夫们的联名支持,吾的请封奏疏,必会得到帝丘殷天子册封。一旦落下了御笔朱批,就有了殷天子背书。吾就是吕国的正朔一脉,到时平定公子则、公子央二獠,也就容易了许多。”
天下八百诸侯,无论大诸侯,亦或是小诸侯,但凡是继位之人,皆要上呈殷天子御案前,静候着殷天子一道帝批。
没有天子帝批,得不到殷朝体系的承认,对于九州诸侯而言,人人皆可攻伐。简直就是一块落在嘴边的肥肉,随时都能一口吞下。
失去了大义名分,又群狼环伺之下,哪怕他是武道圣人,也着实吃不消。
他心思转动,起身看着幽暗的夜色,默默想着:“吾在得到殷天子御笔朱批之前,或可称摄政君,代君侯权柄事!”
终于要踏出这一步,而这一步的一朝踏出,代表着荀少彧的格局器量,必然会擢升一个台阶。亦为他证就天人之道,奠定一分坚实的基础。
————
竖日,大堂正殿之中,众臣跪拜行礼,再度行劝进之事。
老太师闻渊明率众臣劝进,大宗傅荀太常领宗老进言,两位当朝柱石一般的人物,亲自做出如此姿态。
“臣等,请君上继位,上承历代先君之志。”
众臣向着高坐主位的荀少彧,再度叩首劝进,呼道:“臣等,请君上继位,上承历代先君之志。”
这是众臣的第三次劝进,面对着宗老大夫们拳拳之心,荀少彧根本不可能再度拒绝。
尤其是本该闭门谢客的老太师,在荀少彧满满的诚意下,作为群臣之首劝进,这一份分量着实不清了。
荀少彧徐徐起身,神色平静无悲无喜无怒,缓缓道:“承蒙宗老大夫,朝野群臣不弃,吾荀少彧愧受君位。定当不负诸位信任,以身承担吕国之责,重吾吕国之威。”
说罢,他缓缓拔剑指向天穹,道:“吾荀少彧在此立誓,誓要振兴吕国国体,若违此心,天下共讨之!”
“臣等,参拜新君!”
“臣等,参拜新君!”
“臣等,参拜新君!”
至此,殿中众臣跪拜叩首,可谓是众望所归,诸多宗老大夫无人敢言不服。
这时的荀少彧,已经是荀氏公室最后的选择,其它公子尽数不成大器。只有公子则、公子央、荀少彧三人相争,而郑、宋二国屡屡从中作梗,让只是庶出子的荀少彧,成了当下仅有的一个选择。
文侯不是没有其它子嗣,只是公子炎的死,确实是在所有有心大位的公子心上,活生生的泼了一盆凉水。
荀少彧伸手虚虚一按,众臣喧嚣之声尽没,全然等着这一位新君的开口。
他道:“既然诸位公推吾来继位新君,然则事无大小不预则废,何况关乎吕国社稷江山,就更该慎重。”
诸侯承继都有规格,就是因为以公、侯、伯三等规格为基础,形成了天下八百诸侯,礼制经年朝拜。
众臣俯首帖耳,道:“臣等,谨尊教诲!”
荀少彧淡淡道:“吾即为新君,然而无有殷天子帝批,尚未正位吕侯贵爵,祖制不可逾越,吾当代君侯权柄,为吕国摄政君。”
说到此处,荀少彧轻声道:“大宗伯荀太微!”
荀太微出列俯首,道:“老臣在,”
荀少彧道:“宗伯掌公室之嗣,有撰写请封奏本之责,上奏殷天子的那一封奏本,还请大宗伯劳心。”
“此事,本就老臣分内之事。”
荀太微沉声说道:“只是,君上若为摄政君,当礼祭天地,举大典,行大祭,以此昭告吕国国人,宣告正统正朔。”
“理当如此,”荀少彧颔首点头,道:“大祭之后,吾当迎娶司氏贵女,为吾吕国四夫人。”
众臣僚大夫等人,齐声道:“臣等,恭贺君上,万福!”
诸侯之妻,一正妻四夫人,都为嫡出血脉。
荀少彧以四夫人之一的名位,只是迎娶闻渊明的外姓孙女,却是恰到好处。
当然,倘若是闻渊明的嫡女出嫁,一个四夫人的名位就有些低了,最起码也该有着正妻的名器。
————
营邑,射鹿台,大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