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科。

一位年轻给事中拍桌子大喊:“朝会规矩怎可妄改,那王若虚一做尚书,便视大明祖制为儿戏。更改朝会之事,断不可予以通过!”

“不但要拦下来,还应该弹劾王若虚!”另一位给事中也吼道。

朱鸣阳感觉这些属下都是智障,想邀名买直也得选对目标啊,你弹劾王渊能捞到啥名声?更何况,减少每月早朝次数,这是文武百官都乐意的事,礼科跳出来反对纯属放群嘲大招。

“咳咳!”朱鸣阳咳嗽一声。

右给事中吴廉问道:“朱掌科是何意见?”

朱鸣阳道:“我觉得,应该放行。”

“胡闹!”

吴廉指着朱鸣阳的鼻子:“你与王若虚乃同年进士,难道便想趁机投靠于他?你枉为礼科掌科,竟视礼制为无物,我定将你也一并弹劾了!”

单位三把手,指着单位一把手的鼻子,当着众多同僚的面破口大骂——这便是六科!

他们骂起来毫无心理负担,因为一把手和三把手之间,既不是上下关系,也不是堂属关系。他们都是独立的言官,遇到事情可以单独奏报,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而且在张居正改革之前,六科不受内阁制约,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

内阁的票拟,有可能皇帝通过了,却被六科给打回去,因为违反了规章制度。六部的工作内容,也可能被六科问责,因为他们代表着皇帝。

各部门的题奏本状,都由六科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各部门奉旨处理的事件,也由六科负责督查,五天验收注销一次。

他们不属于都察院,也不属于六部,更不属于内阁——从本质上讲,六科才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内阁则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谁若是穿越成晚明皇帝,第一步就该把六科从内阁剥离,通过六科来掌控内阁和六部。如果太监也不听话,那就再重用通政司,因为六科可走通政司途径,直接向皇帝汇报大小事务。

“我懒得与你胡搅蛮缠。”朱鸣阳生气道。

吴廉冷笑:“定是被我说中了心思,你身为都给事中却想攀附权贵!”

“你便去弹劾吧。”朱鸣阳表情自若。

一把手毕竟是一把手,拥有最终处理权。而三把手再看不顺眼,也只能上奏章弹劾,无法将王渊更改早朝的文件打回去。

吴廉真没有看错,朱鸣阳的确打算投靠王渊。

朱鸣阳是杨廷和提拔的言官,严格来说属于杨党,且多次上奏章弹劾王渊。

但那又如何?

朱鸣阳是王渊的同年,当庶吉士的时候,宿舍跟王渊只隔一道墙。他身为礼科都给事中,现在投靠过去,王渊是肯定接纳的。

而且不需要做得太明显,就事论事,严格办事,谁还能说他背叛恩主杨廷和?

做不做尚书,王渊的权柄变化不大。

但做尚书之后,瞬间就不一样了,礼科都给事中竟也主动投靠!

有礼科都给事中配合,朝会改革议案顺利通过,改革之后情况如下……

大朝:元旦、冬至、皇帝生日举行,为礼节性的朝会。

朔望朝: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同样是礼节性朝会。

早朝:每月逢三、六、九举行,允许四方奏事。

午朝:每日举行,仅通政司、六科、守卫官、有重大军情者可奏事,主要商量军国大事。

文武百官,激动得悄悄落泪,他们每月只需九天熬夜,其余时候都可以睡得踏踏实实了。当然,在高兴的同时,也少不了数落几句,埋怨王尚书不该如此草率就更改祖制。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王渊这第一把火,烧得还算笼络人心。

第二把火,提倡节俭,从伙食方面入手。

吃饭的事儿,归礼部精膳司管,又牵扯到太常寺、光禄寺和鸿胪寺,有死人饭、活动餐、招待餐之分。除了死人饭不能轻易改动,其他伙食标准都被王渊精简,虽让人很不爽却没法反对,谁还敢提倡奢侈不成?

第三把火,打击贪污!

趁着这次礼部人事调整,同乡进士兼好友田秋,被王渊弄来当礼部精膳司郎中。

“彻查三寺厨役和账目。”王渊叮嘱道。

田秋问道:“一查到底?”

王渊说道:“可捅上天,可插入地。”

田秋笑言:“怕是丢官的不少。”

能不能捞好处,都用“油水”来比喻,而太常、光禄、鸿胪三寺那是真的有油水,他们管死人饭和活人饭啊!

捞钱捞到什么地步?

光禄寺、鸿胪寺接待藩邦使臣的时候,不但每盘菜装得少,且骨头比肉还多。还往酒里面掺水,饭全是冷的,以致“夷人到席,无可食用,全不举箸”。

有位朝鲜使者,记载了他在大明参加招待宴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各国外宾还未入席,就来了一堆光禄寺的杂官佐吏,从桌前走过每人随手捞一份,等外宾上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