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七年,十二月初,汝阳行宫。

孙策背着手,在殿前的走廊上缓缓踱步,不时看一眼远处的宫门。冬日的阳光很灿烂,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莫名有一些倦意。

可是孙策却一点倦意也没有,甚至有些紧张。

孙翊潜回驻地,荆楚外松内紧,大战一触即发。虽然曹操还没有出峡,蜀军将有行动的消息却连续不断的传来,形势颇为紧张。

虽然决定了由孙翊迎战,练兵练将,他还是有点担心孙翊、诸葛亮应付不来。他们都太年轻,孙翊刚刚二十,诸葛亮也不过二十三,能不能服众,他心里也没底。

两军作战这种事,并不是你有本事就行,还要别人服你。如果别人不服你,调遣不动,就算是精锐一样会打败将,何况对手是曹操,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大败。

诸葛一生唯谨慎。可是现在的诸葛亮不是历史上的诸葛亮,他这一路走得太顺利了,不能和历史上的他相比。少年轻狂是人之本性,诸葛亮也是人。

何况他一直暗中和陆逊较劲。

人一旦有了执念,理智就会大打折扣。年近半百的诸葛亮都会“违众拔谡”,正当少年的诸葛亮为了取胜固执己见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只是那样一来,孙翊这个右都护就危险了。

“陛下。”

孙策微征,停住脚步,转头一看,见是孙权。孙权手里拿着几份奏疏,静静地看着他,面带笑容。

“陛下是为三弟担心吗?”

“嗯,是有一点。”孙策应了一声,看向孙权手中的奏疏。“有事?”自从荆楚和汉中传来新的战况后,他就将大部分的精力转移到了军事上,一般的政务由张纮等人处理就行,孙权监督,只有遇到他们处理不了的事,才会由孙权转到他的面前。

“有几件事,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张相、虞相无法定夺,嘱臣面呈陛下。”

“什么样的事?”孙策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奏疏。奏疏上帖了纸条,上面写着奏疏的内容扼要,大多是孙权的笔迹,还有一些是王粲等人的笔迹。孙策先翻看了一下扼要,其中两条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条是请求颁诏避讳的,一条是论天命有无的。

孙策坐在廊下的栏杆上,将这两份奏疏抽了出来。奏疏内容很长,孙策一看,心里就有了底。他看了一眼上奏者的名字,不认识。“是哪里来的书生?”

“一个是鲁郡人,一个是吴郡人。”孙权笑道:“是有些书生气,引经据典的写了一大堆。不过这两个问题的确不容小觑,理当慎重对待。”

孙策笑了笑,没有说话。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对避讳或者天命都不以为然,但他现在不仅仅是一个穿越者,更是新王朝的皇帝,有些事就不能只看心情,必然要考虑得更加周密才行。避讳还好说,只是习惯而已,天命却涉及政权合法性这个问题,历来是难题,对一个新政权更是如此。

如果容易解决,张纮、虞翻也不会报到他面前了。

“仲谋,你怎么看两个问题?”孙策说道。

孙权沉吟了片刻,摇摇头。“连张相、虞相都不能轻易决定的事,臣岂敢妄言。”

孙策知道孙权有话要说,摆摆手。“无妨,说来听听。”

“臣以为尊卑有序,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如果臣子对君父都不用避讳,那岂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直呼其名,未免失礼。至于天命,臣也觉得颇为棘手。若是天下得失皆因人力,与天命无关,岂不是强者为王,人人可以称帝?”

“你说的也有道理。天下事,有利有弊,利有远近,弊亦如此。”孙策拍拍腿,有些无奈。“有时候难以兼顾,不得不从权。”

“陛下所言极是。”

孙策将两份奏疏交还给孙权。“这件事一起提交贤良文学们讨论吧,看看他们的意见,择善而从。”

“唯。”

孙权接过奏疏,正准备躬身而退,孙策叫住了他。“荆楚形势紧张,关中又有消息,你有没有兴趣就国,助叔弼一臂之力?”

孙权微怔,迟疑了片刻,摇摇头。“臣于军事并不擅长,去了也未必能帮上叔弼忙,反倒可能横生事端,还是算了吧。等他击败曹操,臣再就国,安享富贵。”

孙策诧异地看了孙权一眼,还没说话,孙权又拱手说道:“陛下,新年将近,臣冒昧,敢问陛下打算在汝阳过年,还是回建业过年吗?”

“在汝阳。”

“谁将留守建业?”

孙策皱起了眉,不解地看着孙权。孙权苦笑道:“百官皆至,汝阳行宫不缺人手。若是陛下恩准,臣愿回建业,尽绵薄之力。”

孙策咂了咂嘴。“仲谋,你想多了,我可没有赶你走的意思。既然你不愿意去,那就算了,安安稳稳的留在汝阳吧。说起来,最近形势紧张,我还真是离不开你。”

“臣惭愧。”孙权再拜。

孙策摆摆手,示意孙权退下。孙权再拜,抱着奏疏走了。孙策看着他的背影,幽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