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下山骚扰百姓,也多是零星的自发的,没有组织与规划。

但是在这样险恶的局面之下,大藤峡瑶民开始联合起来,在正统七年,以蓝受贰,谭公崇,侯大苟联合之下,瑶民成为一个集体。掀起了乱事,但是很快被平定下来了,除却侯大苟之外,其他首领先后被杀的被杀,病死的病死。

侯大苟就成为瑶民的最高领导。

在正统十四年听说,猫儿庄之败后,才大举起兵,连克数县,当时朝廷忙于北方战事,无暇顾及这里。

甚至柳溥的军队,也随时有北调的可能。

等北边尘埃落定之后,侯大苟所部也今非昔比了。

虽然柳溥再一次将侯大苟赶进山区之中,但是侯大苟的本部力量并没有损失多少,甚至因为这一次劫掠,而大有收获。

从那之后,侯大苟下山劫掠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

甚至有了正大光明围攻县城的实力。

柳溥在这一段时间,并非没有作为。

在柳溥的调度之下,大明没有一个县城再丢的。也打过不少大大小小的胜仗,有不少首级功,不能说柳溥没有做事。

但是对缓解大藤峡的局面却每况日下。

毕竟大藤峡山脉蔓延,临近好些地方,瑶民下山劫掠攻城,等大军来了,就立即进山,明军就不敢追了。

这种被动情况,不能更改的话,这样的局面也就不能更改了。

但是怎么改变?

柳溥既不想重用土司进剿,不想扩大土司的力量,虽然这些土司之间也有自己的的矛盾,毕竟朱祁镇当初定下了改土归流。

柳溥即便不能改土归流,也不能继续纵然吧。

否则就是与皇帝唱反调,但是大举进山。

说实话柳溥是真没有底气。毕竟山势艰险,比瑶民本身厉害了不知道多少。一旦大败,广西局面该怎么处置?

广西的烂摊子就要掀开底子了。更不要说在正统十四年后,靖难勋贵集团日益边缘化,柳溥危机很重,不愿意轻易冒险。

不管怎么对柳溥都不大有利。

韩雍是奔着做事去的,所以他的顾虑没有那么多,他觉得不能让情况再进行下去了,所以遏制大藤峡瑶民的活动范围,是当务之急。

所以,进山围剿就成了必然趋势。

至于战败?

韩雍未必没有想过,但是这不用他承担责任。反正是柳溥的事情。在韩雍看来,即便是败上一两阵,最后的胜利也是大明的。

总不能因为害怕就打仗了吗?

所以,韩雍一心想打,而柳溥心中却想围困大藤峡,然后派人进山招抚,如果能在大藤峡地区设计个土司。将侯大苟招安,事情也就消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