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朱棣有些不满的是,如今议会大楼因为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座位,并且每排座位前面还有长桌,所以没有了跪拜的地方。

也就是说,凡是在这里召开会议,商议国家大事,不管职位高低,都不再跪拜。

如此看来,这里只能作为廷议的地方,遇到庆典之类的朝会,还是要放在奉天殿才好。

这也正是朱瞻基的目的,要将朝堂各位大臣头发胡子一把抓的现象纠正过来,首先就是要改变官员们的议事环境。

当工作环境被隔开了,所有人习惯了各司其职,就不会再有一个刑部官员,对兵部事务也能随便置喙的做法了。

当然,这也会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议长的权力大增,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是也有了丞相的权力。

只不过,朱棣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些。

他对议会大楼满意,除了能居高临下地看清每个大臣,还因为这个龙椅,要比奉天殿的那个金丝楠木龙椅坐的舒服的多。

在享受方面,朱瞻基比任何人都讲究,议会大楼里面的所有座位,都是按照真皮沙发那样的设计。

而他所坐的龙椅,以檀木为架,九龙盘踞,上面和背后包裹弹簧,棕蓬,再塞入棉花,外面绷上明黄九龙丝绸。

椅背高达两米,能并肩坐入两人,一个人坐在里面,能当床睡。

这样的龙椅,朱棣坐进来,就感觉份外舒服。

他看了看搬来一个锦凳,坐在自己斜前方的朱瞻基,心中又犹豫了起来。

如今繁杂事务有这个孙子费心,自己可以偷懒一番,这个皇位,又让他舍不得了。

从这两年的变化也能看出,自己这个孙子虽然勤政,但是也是一个享受派。

他现在把朝廷议事改的面目全非,抓大放小,实际上还是为了偷懒。

不过,朱棣也不担心,因为现在虽然他把许多事务都放给了大臣们,但是同时限制了各位大臣对其他事务插手的资格,绝对不会出现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出来。

如今的蹇义虽然身为议长,看似权力大增,但是没有执行权,根本干涉不了其他各部的事务。

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朱棣打开了今日的议事手册。

这也是朱瞻基弄出来的新花样,每次大朝会,必须要各部先把需要议的事提交上来,然后按照程序执行。

蹇义这个议长,负责的就是控制议事纪律和进程。

所有人要奏事,都必须按照程序来,这也减少了在朝堂上扯皮的过程,加快了议事进程。

看到面前这个小册子,朱棣就知道了今日朝堂要讨论那些事务,什么人会上台发言,会讨论哪些事。

而他只需要看到这个小册子,心里就对许多事务已经有了判断。

但凡群臣讨论的结果符合他的想法,就可以通过,而不符合他想法的,就能打回重议。

这不仅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更让他能对朝廷事务有最直观的认识。

只要不是一个庸才,今后当皇帝,就不会随随便便被大臣蒙蔽。

这里面唯一不好的一点是都察院想要弹劾哪位官员,就不可能一开始瞒着众人。

不过这样也好,没有确凿的证据,靠风闻奏事就随便弹劾官员的事会出现的少的多。

朱棣心里也在奇怪,朱瞻基一直在强调要提升都察院的地位,为何现在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权力呢?

特别是六科,他们本来就是一个监督机构,靠的就是风闻奏事立足。

如今他们等于是被绑住了手脚,以他们的级别,如果没有圣裁,他们根本没有权力调查六部可能的贪腐现象。

想到这里,他敲了敲面前的木桌。

可不曾想,这个木桌的前面就是扩音的铜管,这个铜管从四层一直通到二层主席台下面的扩音装置上。

经过铜管的扩音,他敲桌子的声音响彻了整个议会大楼。

主席台上,乌兹别克族的代表,刚递交了国书,准备向朱棣跪拜。

听到巨响,忍不住愣在了那里。

主持会议的蹇义扬起了头,向着朱棣抱拳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瞻基也回头看了看朱棣,见他面色诧异,知道朱棣可能是习惯性动作,却不防被所有人听到了。

朱棣闹了个笑话,不过也并没有放在心上,面对这种情况,他游刃有余地说道:“乌兹别克族在面对帖木儿国的战斗中,表现英武,今特例嘉赏马刀五千。”

应天府的特种钢厂专门研究的就是各种合金钢,如今虽然火枪已经成为了大明的主要武器,但是长刀,匕首这些冷兵器并没有被淘汰。

大明如今出产的特种钢刀远超各国钢刀,大名鼎鼎的大马士革钢刀,在大明钢刀面前也相形见绌。

而且他们的制作麻烦,造价高昂,根本不可能装备全军。

听到朱棣的话,蹇义又开口问道:“宋尚书,五千马刀,工部什么时候能够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