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发展的红利(第4/8页)
章节报错
多,因为他们本来就有经验。
“不错,这就是第二波红利,属于生产者。”
“逻辑也就是那么个逻辑,流通者多了,需要人生产。而改革使老百姓的收入放开了,尽管只是一部分人的收入增加了,可是咱们体量大,只是一部分就足够了,相应的对商品的需求也上去了!”
“所以,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这十年多的时间里,生产者享受了最大的发展红利,也就是资源方和实体制造业!“
“所以,大伙儿也看到了,这十年,最豪横的就是煤老板,最有钱的就是各种开厂子的。不管你生产什么,只要稍稍有点竞争力,就能卖得出去,甚至不用考虑营销的问题。”
“可是相反,曾经辉煌的那些个体户、倒爷却逐渐没落,虽然不至于死绝,但是经营要远比属于他们那些年要艰难得多。”
“而大规模的制造业红利,在满足内需的同时,又降低了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加大了国际竞争力,
导致出口外贸的蓬勃发展,也就是外贸行业同样享受了这波福利。”
“同时,外贸行业又反补国内的实体制造业,形成了一个生产上的良性循环。”
同样总结道,“这个时候,我管它叫【有货可供】的时期!受益者是实体制造业、外贸行业和运输行业。”
众人依旧点头,认真地听着。
不得不说,齐磊说的这些虽然没什么营养,可是起码人家总结的很到位。
一听就是专业的,至于花十万块钱值不值.…
不是说了吗?就当给北广捐了呗,多大点事儿!
但谁也没想到,本来抱着当一回冤大头的想法,结果齐磊接下来的半堂课,把他们都听傻了。
只见齐磊不慌不忙,“第二波红利,大概也就是九十年代末到当下这十年。“
"未来,可能有三到五年的余利。可是,我感觉也到头儿了。那么问题来了,下一波红利在哪儿?”
众人一怔,好日子三五年就过去了?而且,还有下一波?
面面相觑,还是那个西北老哥,“齐总,你知道下一波在哪儿?还有,你有什么根据说这一波就快过去了?"
这就不得不严肃起来了,要知道,在座的这些人,除了丁雷那几个和齐磊关系好的互联网大佬之外,
基本上不是煤老板就是做工厂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波红利没赶上,叹息一声;一波赶上了,偷着乐一下。
可是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兴衰荣辱了。
众人急问,“对啊,根据在哪儿?还有,下一波红利是什么?”
齐磊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开课之前他就说了,分享分享,就没打算和他们明说什么好什么坏。
笑道,“别着急,咱们分析一下不就得了。”
“前面讲过了,先是【没钱没货】,然后【有货可供】。“分别在黑板上写下重点。
分析道,“大量的外贸、生产红利,个体经营的累积,会使得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
“同时说一点题外话,市场经济在顺应自然发展的同时,别忘了,我们的国家也在投入布局。”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就是从最开始的轻工业发展外贸,使商品流通起来,而商品流通又离不开交通运输等基础配套。“
“于是,国家大力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大规模的基建工程、海洋贸易,又能拉动重工业的发展,
致使船舶、大型机械、基建器材、建材行业、工业基础制造、汽车产业、国防相关领域得到发展的土壤。
其实说到这儿,齐磊就已经在甩干货了。虽然不是预见未来,但其实已经在给在座的老板们提供潜力行业的思路了。
以上他说的这些,正是当下最热门的实体工业,投资潜力巨大。
众人不由都凝重起来了,就这几句话,就值十万!!
怎么说呢?这些他们之中也不是没人想得到,非得让齐磊点拨,而是缺理论,缺信心。
想到是一方面,想到也只是可能,但是不笃定。而齐磊提供的,正是信心。
那个西北老哥有点迫不及待,“齐总,你接着说,我加钱!”
直觉告诉他,齐磊的还有干货。
对此,齐磊一笑,“不用我说,咱们一起分析。”
西北老哥,“行行行!齐总您起个头儿。”
齐磊,“重工业发展起来了,那么问题又来了,重工业看着过瘾,可是其实有弊端。它转化为国家力量和整体经济的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众人皱眉,一时没理解。
齐磊解释道,“重工业不可缺少,但是,它的市场体量和投入其实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靠市场经济维持重工业的大力发展,很难。“
“这一点,大毛和咱们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个例子。”
“就是说,在重工业上投入十块钱,可能回报率在一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