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朝鲜我说了算(第2/8页)
章节报错
也是比较重视双方的装备差距。
而这些人才,发出的能力,实则并不单单是战场上的场战争的胜利。
往往触动人心的,都是临危之时。
“算了,军火的事情,我自己在想想吧,我今天把你们招来,耽误你们沐休的时间了,先回去陪家人吧。”
“殿下体恤,臣等自当竭力。”杨寓躬身作揖道。
今天来到文华殿的,可只有他们三个,内阁首辅一人,次辅两人。
望着三人离开的背影,方世玉突然开口道:“景清,我记得你有个女儿,是吗?”
景清目光一凝,狐疑不解的看了眼方世玉道:“殿下,是这样的,小女年幼,只有四岁,顽劣不堪。”
“可许人家?”方世玉直言道。
景清俯首道:“尚未!”
“嗯,我知道了。”方世玉从桌子上拿起一本奏疏,示意景清可以离开了。
眼下最重要的,却不是给自己儿子找媳妇,朱棣的书信,真的是困住了方世玉,他当然是想卖军火的。
朱棣说的不要朝廷库存,真的就不要朝廷库存了?
朝廷若是愿意卖库存给他,他高兴还来不及呢,这句话不过是用来掩人耳目的罢了,先提高要求,让朝廷讨价还价。
哪怕是朝廷库存的洪武二十四式火铳,也不都是洪武二十四年制造的,大量火铳都是生产于洪武二十五年,洪武二十六年。
从生产出来,到列装全军,最终经历一定的时间后被军队淘汰。
这些火器放在眼下的世界,不能说是绝对领先,但也不会差于任何国家势力的火器。
景阳宫。
庆慎郡主正在临摹着什么,见到方世玉的身影,笑着起身道:“殿下来了怎的也不遣人告知一声。”
“妾身这边也没有半点准备。”
庆慎郡主头发略显蓬乱,终日将自己锁在屋子里,做着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方世玉道:“那也不能这样说,我来就是问问,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可以开刊了吗?”
“大致已经规划的差不多了,最近这段时间,翰林编修又送来了一些稿件,对全国御史,锦衣卫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严格批判。”
“凡是涉及到贪污,腐败的官员,朝廷严厉抓捕斩杀,不留一点余地,极尽全力增长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只是成本太低,售价也低,怕是不好推广。”庆慎郡主拿着一张报刊,递给了方世玉道。
“成本压缩在多少钱?”
方世玉面色沉重,这么好的报刊板块,极力维护朝廷公信力,塑造朝廷光辉伟岸的形象,为国为民的精神传播。
几百年之后,大明一定可以率先掀起民族热潮。
华夏人民,从不缺少拼搏奋斗的韧性。
庆慎郡主道:“一贯宝钞,可以生产五份,但是无论运输,还是人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钱进去。”
“只怕会是个亏本的买卖。”
庆慎一脸凝重。
从京师发行,向南大明一直能到交趾布政司,西边有乌斯藏都司,庞大的帝国,交通没有完全解决,想要将这些东西推广开,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运输是问题的话,那就不搞运输了。”方世玉将报刊放在桌子上,面色平静道。
庆慎郡主一脸凝重,迟疑不决道:“不推广了?”
“当然要推广,但是我们完全不需要从京师送往每一个地方,两京一十五个布政司,建立十七个印刷局。”
“中央朝廷负责出原版稿件,送往各地,由各地进行印刷,售卖,也可以很好的将报刊推广出去。”
“而且报刊的主要销售人群,还是中产阶级。”方世玉直言道。
大明虽然还在风风火火的扫盲运动,全境内兴建各种各样的学府,医学,法学,技术学校,军学院,女子学院。
饶是朝廷大力扶持,给予入学优惠政策,实则还是有许多人,没有能力入学,无法读书。这也是古社会许多顾及不到的一方面。
庆慎郡主迷茫的目光看着方世玉道:“什么是中产阶级?”
“额,好吧,中产阶级简单来说就是地主老财。富户商贾。他们有钱,也有能力读书。”
方世玉耸了耸肩,报刊做的再好,也要老百姓买得起才行,而如今新问题是,老百姓买得起报刊,但是他们看不懂报刊。
这真的是足够让人抓瞎的了。
庆慎轻笑着点了点头道:“殿下知道的真多。”
“嘲讽我?你是不是跟徐妙锦学坏了?都学会讥讽我了?”方世玉上下其手的同庆慎说道。
“殿下,弄乱了,一会还要收拾,如果在全境每个布政司建立一个印刷局,倒是可以完成推广的重任,减少朝廷运输的成本。”
庆慎郡主连忙跑到一边,语气严肃道。
方世玉无聊的坐在椅子上,双手搭在脑后,看着庆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