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流民穿越者越来越强。

他在足够壮大后,终于开始正式攻打县城,也就是扯旗子造反了。

他一口气就杀了皇帝穿越者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这和玩游戏不一样,没人能看到大地图其他势力的具体情况。

于是一时间,烽烟四起。

皇帝穿越者突然发现了自己江南不稳。

一个私盐贩子将他的地方县城占据了很多。

对方很精明,没有直接任用那些县令。

当地许多管员被其替换,替换他们的人,都是那些落榜经年的秀才,童生。

他们大都35岁以上,甚至还有五六十岁的。

这些人常年考试不中,很多人早就对科举充满怨恨,充满怒气。

尤其是不少人自以为早就够资格,但却因为没钱打点,没关系疏通,导致考不上秀才,考不上举人。

历史上造反者中,最容易入伙的读书人,就是童生和秀才了。

一来数量庞大,二来越是底层的考试,黑幕越多。

就像童生进秀才一关,首先是被当地县令把握。

而且县令点的第一名案首,必然中秀才。

因为后面两场考试的考官,只要不与县令有大仇,不会坏了读书人的潜在规矩。

我点的第一名,竟然落榜了……

这说明什么?

我的眼光这么差?

要知道正牌县令,至少也是三甲进士。

举人也能当县令,但不能直接安排,要从三把手做起,一步步升迁才行。

这层层黑幕之下,自然就有不少读书人心存怨恨。

尤其是老童生,有些读傻了,有些读狠了。

他们一辈子扑在书本上,一辈子不入门。

这时候有个草台班子请他们去,他们有很大概率不顾及家族,不顾及自身安危,只为了施展胸中报负。

只为了证明自己绝对不比考上的人差!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而这些人被任命为县令,一开始肯定是想干点事。

来证明自己比正牌进士强。

忠诚度相对也高一些。

毕竟他们没有退路。

不像之前的知县,及时反正,还能靠科举考场上的关系,同窗,同门……给自己留下立功再起的机会。

这些经年不中的老秀才,老童生,即便反正,基本也是个死。

你不死,那县令位置怎么空出来?

于是这些新县令的忠诚度相当高。

除非是陷入被围城的绝境,否则不会出现李自成那种情况。

刚刚大败消息传来,立刻开始调集人马发动叛乱。

他们至少还会想着挣扎一下。

这就是李自成心急的另外一点。

为了尽早安顿地方,尽早与地主妥协,尽快收降,于是大量留用降人降将。

这正是他失败的根源之一。

没有扎实的人替他挡住满清的追兵。

而流民穿越者不是这样。

他很清楚读书人在这个时代必须要用。…。。

但可以用那些落第的,那些满腹怨气的。

而这些人的比例远远超过考中的。

科举取中基本上就是秀才是300比1,举人是3000比1,进士反而是3000取300。

这样类似的比例。

因此落榜者越来越多。

这也是王朝末日,任何一个造反者,都不用担心缺少读书人投靠的原因。

科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能将相对优秀的人提拔出来。

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进入君主的囊中。

就这样,流民大军在江南作战,势如破竹。

一个个落第书生得到了官位。

他们对造反者也越来越忠诚。

因为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成色不足的官位,变成金子做的!

这也是历史上满清成功的秘诀之一。

投降之人为了让自己的名声变正,会拼死将满清变成正统。

皇帝穿越者很快就发现,如果任由流民大军攻略的话,自己的皇帝之位就不稳定了。

很快他就感到非常恐惧。

他可不想被吊死。

实际上他已经将京城周围,弄的相当扎实。

可以说直接控制了周围五白百万人口。

但是毕竟环境放在这里,北方大城市必须依靠南方的粮食。

江南出现问题,那就要抗不住了。

短期内,他还能靠着对周围的强力控制,筹集粮食。

时间一长,反弹会非常严重。

他还是比不上对方。

如果任由事态发展下去的话,他很快就会被对方给轻易的干掉。

一旦对方将他干掉的话,他相信他自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