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道德和情感(第1/2页)
章节报错
对于倭国有着天然的恶感,熟悉姜云明的人都知道他有这个毛病,并且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这种恶感在所有人看来仿佛就是自娘胎里带出来的一样,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深浅程度。
人之初,性本善。
不管是好感还是恶感都不可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但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这或许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不论是谁都难以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同的答案,但是在姜云明看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道德和情感的传递。
从根本上说起来人和动物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碳基生命,语言、工具甚至情感都不是人类所独有的,但是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情感的传递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比不上的。
动物也会传递情感,但是那大多是在训练之后或者其程度上远远不如人类。
回想先辈们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没有资格替他们去原谅。
这句话在后世很火,姜云明也很认同这句话。在他看来只有把那些天天在网上夸夸其谈、大肆宣扬要体现出我们民族仁慈大度的那些人送去历史的战场上经历体验一番先辈们经历过的残忍才能让他们清醒,毕竟只有吃饱了没事儿干的社畜才能说出来这话。
当然这也不能怨袁老爷子,毕竟他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让这些社畜们吃饱。
姜云明是属于纯纯的激进派,只不过后世的他没有什么说话的权利。虽然激进,但是他也不是没脑子的人,毕竟先辈们的牺牲就是为了让后人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他依旧怀有当初的那份情感,有了当初没有的条件,也有了当初没有的能力。
“你说你们天皇仰慕我们中原的文化才派你们来的?而且本官记得你好像说过你不是第一次来中原了?”挥走脑海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姜云明看向了药师惠日。
“正是,小人比较幸运,约莫十年前小人先后两次踏足中原大地,如今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们的天皇陛下对中原神往已久,奈何因为身份不能钦此前来拜见大唐皇帝陛下,还特意嘱咐小人向唐皇陛下表示歉意。”
药师惠日矮小的身体不断地鞠躬,那姿态和神情似乎是从骨子里都在表达着歉意和对中原的向往,甚至李承乾和杜如晦都对药师惠日满意不已。毕竟虽然倭国不过是个小国,但是再怎么说也是一国使臣。
“仰慕我们中原的文化所以想来学习?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我们大唐一直都是本着仁慈之心去对待你们这些从属国的。”姜云明笑着点头,所说的话让药师惠日兴奋不已。
“大唐不愧是天朝上国,以仁治世,能做大唐的从属国,是我们倭国的福气。”
药师惠日很是兴奋,因为虽然现在的倭国是以大唐的从属国自居,但是不管怎么说前两次来中原的时候天下还是隋炀帝管辖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从前隋的从属国转变为大唐的从属国这一点药师惠日并不觉得尴尬,但是他害怕大唐的官员甚至皇帝觉得他们是个风吹两头倒的墙头草,但是现在看来事情好像没有那么糟。
大唐的开国县公,太子老师还是当今皇帝的驸马,有着如此多身份和头衔的姜云明态度都这么好,看来大唐对待他们还是保持着善意的。
思及至此,药师惠日的高兴都忍不住写在脸上了。
然而,李承乾和李泰等人的看法却不这么乐观。认识姜云明不是一年两年了,他身上那些反面性质的突出点不多但是也不少,在对待倭国使臣这一点上尤为突出。
当日在翠云楼那个前隋遗留的倭国使臣是怎么死的李承乾是听说的,但是此后他不止一次地从姜云明身上感受到了他对倭国的那种恨意,而李泰就更不用说了,翠云楼的使臣事件他可是见证者之一。
真正见证过那件事的人并不少,李泰和长孙冲就是其中的两个,而且是距离最近的两个。
在李泰他们看来那个倭国使臣的确有些倨傲了,但是最开始听到姜云明身份的时候那人还是很有礼仪的,虽然对大唐的百姓很是傲慢,但是那人对当时还是侯爷的姜云明很是恭敬,作为从属国的使臣没有任何失礼的地方,反而是姜云明的态度在李泰看来有些过于咄咄逼人了。
谁对谁错暂且不论,李泰是亲眼看着那个倭国使臣的头颅被罗三林一刀砍掉的,而且是在丝毫没有冒犯姜云明的前提下。
“学习嘛,当然是可以的,毕竟我们大唐作为天朝上国自当是以仁为本、教化万民,但是不管怎么说礼不可废,要学习自然是要拜师的。”
果然,一如李泰所想,姜云明的好声好气背后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虽然有些诧异和不情愿,但是药师惠日还是一脸陪笑地迎合着姜云明。
药师惠日的心里也有些犯嘀咕:前两次来的时候那些中原人不是很高兴的就把各种知识交给他们了吗?怎么这次有点儿难缠的感觉?
“那既然要拜师,束脩准备了吗?”
李承乾等人面面相觑,眼神中都透露着一个意思: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