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1 百里独太古-2(第1/2页)
章节报错
由于辽国境内大部分汉民都已划归各契丹大族为奴,如今南面官的职权亦和从前不同,不再治理汉人之事,而专门负责收取纺织、冶铁、制瓷等工坊的赋税,奖掖农耕蚕桑,管理奴隶买卖等事项。北面官除了管治契丹族人外,还负责平时战士的训练,战时则调遣兵马打仗。少数尚未裁撤的辽国汉军营将改族易姓,归北面管辖。南面官多用经验丰富的朝廷旧臣,北面衙门则完全由耶律大石的真正心腹控制着,旁人绝无可能染指。
“共五百七十三万奴隶充实到各大家族的农庄和工坊里,还有一百多万在各王公权贵的投下军州里。有了这大批奴隶,各部族经营伐木、采炭、冶铁、织布各业都蒸蒸日上,出产较从前激增一倍有余。而且小块的田地并入大田庄后,所用的劳力减少,而收获的粮食,种桑养蚕却超过从前。”萧孝德满脸笑容地禀报道,“陛下即位以来,百业兴盛,我们今年已不必从南朝市易布帛、粮食、铁器。微臣推算,只到了今年秋天,南朝商人反而要来买我们的布帛、米酒、铁器这些货物。”他话语中虽有浓浓的谄媚之意,但更多的却是真心的佩服。
最开始时,拥戴耶律大石的只是一部分契丹贵族,他继位以来恩威并施,一方面好几次清除异己,几乎将各部族首领都换了一遍,而另一方面,大批奴隶到了各大家开设的工坊以后,产出得各样器物急剧上升。只不过两年而已,契丹族大家富豪的财产比以前翻番似的猛增。通过南面官衙收取赋税,以军饷和补贴的名义发放下去,现在普通契丹族人的日子过得居然比从前部落小头领还要好。而这一切都是短短两年间发生的。除了那些被砍掉脑袋的,所有的契丹人,无论富裕的还是贫穷的,无论高贵的还是卑贱的,无论跟他出生入死的,还是后来望风归附的,现在都对耶律大石感恩戴德,忠心不二。从前大家还咬牙切齿地痛骂耶律延禧来表达对大石陛下的忠心,现在耶律延禧几乎没人再提了。
“陛下就像天上日月一样,不需再要昏君的陪衬。”萧孝德颇暗暗想道,颇为恭顺地望着御案后面沉思的陛下,他不禁又想起底下传说,太后陛下梦中吞了一轮红日,感孕后怀胎十月,产下大石陛下的那个传说来,“这是长生天赐给契丹人的一轮太阳,难怪小伙子们都愿意为他去死。”
耶律大石微微一笑,问道:“真的不需要从南朝市易货物了么?”他不待萧孝德回应,便自答道,“我朝工坊产出的布帛器物虽然既多又便宜,但和南朝相比,精美细致颇有不如,所以该买的还是要买。”
他心里明白,如今不必从宋国市易布帛的各种器物,一方面是辽国工坊的出产大大激增,能够满足普通契丹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汉人大都被没收为奴,对这些南朝货物的需求大大萎缩所致。到不完全是本国的各业完全超过了南朝。这些他心里明白,却不会说出来,免得落了南院枢密使的面子。
当初他细细考察南面夏宋两国得失,便发现夏国之所以强于宋辽,一在于以武立国,二在于奖励工商,使工商之利远过农耕。于是,当辽国的工坊兴盛之后,对奴隶的需求大增,而汉儿百姓往往宁可受着祖传的几十亩田地过日子,也不可能进入工坊。于是耶律大石便力主将那些毫无反抗之力的百姓划为奴婢,除了部分在农庄里耕田,还有许多进入了各契丹豪族所开设的工坊。由于有了充足的奴隶供应,短短两年内,辽国工坊的规模和产出激增了一倍还多,而且随着工坊的扩充,将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奴婢从农庄卖到工坊。
耶律大石抬手让萧孝德不必紧张谢罪,缓缓道:“我们契丹人长于打仗,管好奴隶就行了。你去告诉那些工坊的主人,要像用汉人奴隶看管大田庄一样,各放手让掌柜奴才管工坊,做生意,改进器物的品质,要有赏有罚。我看,干得好的奴才掌柜的,要多多奖掖,广屋华厦,驷马高车,美女金帛这些,都可以给,不可吝啬。”耶律大石脸上挂着淡淡的嘲讽之意,又道,“还有,从南朝重金礼聘工匠,不须多久,我朝出产器物的品质,也会赶上南朝的。这殖产兴业之政,还要萧枢密使多多辛劳了。”
萧孝德忙低头做恭顺地答道:“是。臣定会将陛下旨意转告各家工坊商肆。”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沉声道:“也不必强人所难。其中分寸,你自己拿捏。还有,我听说有人随意伤残奴隶的,”他顿了一顿,望着下面点头如捣葱的萧孝德,沉声道,“奴隶是工坊的财富,也是国家财赋所出,切不可随意伤害,朕这里有古人的成制,你拿去召集南面林牙好生参详,取其精当之处,制定一部律令出来。”
耶律大石指了指摆在御案上的一本薄薄的书卷,叹道:“这《国法大全》,朕曾细细研读过四遍,受益良多,你先拿下去体会吧。”
萧孝德便告了个罪,伸手将那本卷册取在手中,瞥了一眼,封面上除了题目之外,还有一句醒目的话,“虽贵为帝王,亦国法之奴隶。”字迹陈旧,也不知是何人何年何月所提,萧孝德看清见这句大逆不道的言语,腿肚子不禁一哆嗦,颤声道:“臣自当效法陛下,先把它通读个三遍,仔仔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