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皇城之中,崇政殿内。一个四十多岁,眉清目朗,头带直脚乌纱幞头,一身红衫,大袖飘飘,美髯长须,望之直若神仙中人的男子。正慵懒的瘫坐在御座之上,不住的唉声叹息。

这中年,正是大宋第八代皇帝,自号教主道君皇帝的官家赵佶。此时的他才四十四岁,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而且和之前几代病怏怏的大宋官家不同,赵佶天生一副好体格,从小到大都没怎么生过病,赵楷说他还能再当三十年天子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可是这么一位身强体壮,气血正旺的官家,现在却瘫在了椅子上,连坐都坐不起来了。看着和中风了差不多!

不过根据太医们的诊断,这位官家的身体没有一点没毛病,用体壮如牛来形容都没问题。

而根据现在身处崇政殿的两府相公们的判断,教主道君皇帝应该是身患“怂病”,而且已经到了末期,基本没治了。

所以两府宰执,不管是直臣还是奸臣,都一致决定对赵佶放弃治疗......可是这个怂包官家真到了要内禅跑路的时候,又舍不得九五之尊的权位了。说好了要让位给太子,可前天下大诏的时候却改了主意,变成太子领开封牧监国了。两府宰执当然知道这样不行,一个监国太子根本镇不住场子。

而且大家也知道赵家的怂病是遗传的!所以那位太子殿下其实也是个怂人,给个官家鼓舞一下,没准还能在东京开封府坚持一下阵子。如果只给个监国,一准和官家前后脚开溜,到时候大宋江山还要不要了?

因此两府宰执只好把赵佶堵在崇政殿内好好开导,从昨天下午一直劝到现在。而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就是防备赵楷这个觊觎太子之位的亲王横插一杠子,搅了官家内禅跑路的局。所以两府相公一合计,又给三衙管军高太尉、何太尉下了命令,让他们调兵堵了皇城的六扇大门。哦,不是拿下这六扇大门的控制权,然后关上大门,而是调一点三衙禁军在门外列队吓唬人。

之所以要这样,那是因为官家怂、太子怂,大臣们也怂啊,上怂下效嘛!

皇城外面那是两府相公、三衙管军、权知开封府这些官僚们管辖的地盘。现在金兵入寇,东京城内人心浮动,调一点军队在皇宫门口站着,以防乱民冲击宫阙,这事儿说破天也没错。如果三衙兵入了皇城大门,那性质可就完全不同了!即便两府相公肯担责任,三衙管军也不敢执行......因为上一个这么干的武将好像叫赵匡胤!

好在两府相公们所知道的郓王赵楷也是个怂人,虽然他是提举皇城司,有权调亲从武士入卫皇城,但是他绝对不敢带兵硬闯皇城的。

而现在,赵佶终于在大臣们的连哄带吓之下,勉强下了传位大诏。现在大诏已经由中书舍人拟好,还盖上了皇帝印玺,已经合法的诏书。就等太子赵桓前来,便可以完成这次内禅了。

到时候,想跑路的就可以跑路,不想顶雷的也必须在东京开封府死扛。

而赵佶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后悔了,正眼巴巴的看着门下侍郎吴敏手里拿着的传位诏书,琢磨着有什么办法把这诏书再拿回来?可是吴敏这个奸臣却死死的捏着诏书......

就在赵佶万般无奈,急得眼泪都快下来的时候,突然有人从崇政殿外面飞奔了进来,一边奔还一边嚷嚷:“不好了,不好了......郓王殿下入宫了!”

什么?郓王入宫了?这怎么可能?

大殿之内的大臣们听了这话,都觉得难以置信。皇宫六门之外都有三百三衙兵堵着,郓王怎么进来的?硬闯?这也太有种了吧?不可能!难道是翻墙进来的?对,一定是翻墙,郓王可是文武双全的,文能中状元,武能翻墙头。

想到这里,大臣们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大呼小叫的家伙,一看之下,全都呆了。那家伙原来是个乌帽长衣的閤门祗候。他和何灌的儿子閤门宣赞舍人何蓟一样,也是个西军衙内,名叫刘锜。

这刘锜长得也很精神,虎背熊腰外加浓眉大眼国字脸,看着就很有威慑力。可是那张国字大脸上,现在却堆满了惶恐的表情。

这是......让郓王吓成这样的?这个刘锜的胆子也太小了吧?

“信叔,”高俅高太尉也在崇政殿内,他和刘锜的父亲是至交好友,算是刘锜的长辈,所以就唤着刘锜的字号发问,“因何慌张至此?”

刘锜答了一声:“太尉,郓王殿下从东华门入宫了!正往崇政殿而来!”

“郓王来又如何?”门下侍郎吴敏是这次劝退赵佶的出头鸟,现在正是风头强劲的时候,所以就沉着一张大脸盘,一脸轻蔑的开口了,“现在大事已定,他还敢带兵入宫吗?”

刘锜看着镇定自若的吴敏,佩服地点点头:“吴相公猜着了,郓王殿下的确带兵入宫了!”

吴敏脸色一沉:“何太尉呢?他怎么不拦着郓王?”

刘锜摇摇头道:“吴相公,那何太尉非但没有拦着郓王,还和郓王一起带兵入宫了!”

“什么?”

“何灌一个武人也敢带三衙兵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