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国强而民弱(第1/2页)
章节报错
第一百四十四章国强而民弱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故患无所救。”
“隋文帝聚天下之粮于各仓,而唐食之。前宋聚天下之财于汴京,而金用之。陛下不可不察。”
朱祁镇听了,心中一股怒气上涌,说道:“卿以为朕是亡国-之君。”
项忠说道:“臣不敢,陛下当宣德之末,国家粗安,外患横行,九边被敌,乃有猫儿庄之败,丧师十万,陛下承父祖之业,振天下之士气,十几年而逐瓦刺于下,令孛儿只斤家族为殿前之舞。古之明君所不能及也。”
“然时过境迁,星移斗转,此一时,彼一时也。”
“正统初,年入三千余万石,银不足千万之数,卫所崩溃,有入不敷出之势,陛下重立钱粮之制,令大军长驱万里,而民不乏用。修建驰道数万里,而百姓不觉困。只是而今陛下求金银何用?钱粮何用?”
“国多一分,民少一分,国家富一分,小民穷一分。”
朱祁镇冷笑一声,说道:“先生以为何为小民,尔等士大夫吗?何不言,国家与士大夫共天下?朕亏待士大夫了。”
项忠跪倒在地,说道:“陛下欲以此罪臣,臣伏首受诛,死无怨也,只是在此之前,请听臣一言。”
朱祁镇心中冷笑,暗道:“我是那种诛杀大臣的人吗?”朱祁镇大体上要维持君臣相得的面子。
或者说是政治传统。
毕竟,如果朝廷之上因为政见要争的你死我活,因为公事夹杂的私仇,很容易演变成为党争。
所以,朱祁镇即便再生气,也没有以言语杀大臣的。
最多是让他被生病而已。
皇帝金口玉言,说你病了,你就要回家养一辈子的病。
项忠说道:“陛下曾言,税赋征收,宁亏富人,不亏小民,宁亏江南,不亏西北,盖因,小民力弱,稍有波折,就流离失所,西北民弱,稍有负担,则百姓离散。”
“然朝廷养兵要钱,养民要钱,之前有很多不得已而征收。而今朝廷富有,当做出调整。”
“当免则免,当罢则罢。”
朱祁镇听了,这才觉得自己有些太敏感了。
原来项忠所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为士大夫说情。
朱祁镇其实也知道,这一轮轮的赋税征收,朱祁镇用了很多手段,尽量让这赋税不让下层百姓承担。
真正在朱祁镇税收政策之中损失惨重的,就是士大夫们了。
因为只有他们有钱。
朱祁镇依旧摇摇头,说道:“卿的想法是好的,朝廷却是做不到的。先生常在地方也是知道,朝廷真要是有什么好事,是落在谁手中?”
即便是后世国家贫困户补贴,还常常落不到贫困户手中,更不要说。这个时代。朱祁镇敢保证,即便是他有什么利好贫民的政策,也会被一些非贫民的人领走。
项忠说道:“不当做,与不好做,是两件事情。臣担心上有所耗,下必从之,这么多年来,陛下屡次征收赋税,地方上多聚敛之臣。”
“这样的情况,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些年朝廷赈灾还算得力,但是流民日生,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祁镇微微皱眉,不得不承认项忠所言是一个事实。
这些年朱祁镇很多政策,也无法阻止流民的产生。
朱祁镇之前,都将这些流民归到天灾之上。毕竟明代是天灾最多的时代之一。几乎每年都要赈灾。
而每次天灾,都会产生流民。
朱祁镇很早就开始迁徙灾民到东北地区,虽然规模上不算太大。
但是如果仅仅是天灾,就能造成这么多的流民吗?
朱祁镇心中不由反问自己。
但是朱祁镇内心之中,对明代很多刻板印象,却让他不敢轻易改变现有的政策。
比如明代很多税关定额不高,所以就有官员,只收取一季关税,其余都放开关卡,任百姓出行,以此搏清名。
但是明之亡,却是因为财政上的饥渴症。
朱祁镇不担心现在。
以他留下的底子,够大明朝廷败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
但是担心将来。
项忠此刻也是后背被汗水打湿。
毕竟在强势君主之前,抗言直谏也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
不过,项忠这个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
他既然成为百官之首,手握天下权柄,就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与他渴望得到首辅之位,并不矛盾。
官僚想得到权力,不过是贪恋权位,而政治家得到权力,而是想有所作为。如果不能有所作为的话,这种权力对政治家来说,反而是一种折磨。
项忠就是如此。
朱祁镇善待大学士。
虽然也有刻薄之处,但都是面子下面的,总体上来说,在很多大臣看来,在对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