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招降之后,如此双方就可以安享太平了,但是并不是这样的。

瑶民不是在山里没有事了,要杀出来抢劫的,而是他们在山中的生产生活结构,在人口增多的情况之下,他们是完全不能承担起这么多人口的。

也就是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向山外发展,而向山外发展,被种种歧视之下,他们比如用武器来解决问题。

毕竟以他们瑶民的社会地位,他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

至于让官府解决瑶民的生活问题。

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各级官府招抚瑶民的本质,就是怕瑶民作乱太麻烦。他们既然已经答应下来,那么双方相安无事就行了,至于更多的官府才不会办的。

不说官府有没有钱,即便是有钱,这钱是随随便便给瑶民的吗?

瑶民在大明的社会体系之中,就是蛮夷,连大明户口都没有,要官府补贴他们,可能吗?

但是瑶民这边,也是为了生活。

为了活下去,信用什么的,根本没有一点用处。

而且大藤峡之中的瑶民,从来是以家族为基础,各自为战的,也是顾兴祖一次大屠杀,将他们逼迫的团结起来了。

也就是说,在官府看来,他们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部的背信弃义,就会被视为大藤峡瑶民的集体行为。

我大明官员,才没有心思分辨,这些人是蓝家寨,那一些人是黄家寨的。

这才有了双方都觉得对方不可信,既然没有了基础的信用,剩下的只有用杀戮来沟通了。

“不对。”朱见濬心中暗道。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细细品味一方,看着叶盛问道:“叶巡抚,如果这一件事情孤担着,你敢不敢招抚瑶民。”

朱见濬觉得不对,就是他刚刚品味出叶盛的弦外之音,那就是对这些事情,很多官员不敢承担的,但是这些对于朱见濬来说,却根本不是一回事。

无他,朱见濬是太子,是储君。

在大明的祖宗家法之中,太子副君的权力规定无疑。

正因为如此,太子这两个字就代表了极大的权威。

这也是为什么于谦遍选西北之精锐,为太子之护军,一点也没有觉得不对。因为在大明祖制之中,太子本身就有代表皇帝执行各种权力的职能。

太宗还给宣宗皇帝培养过幼军。所以太子有自己嫡系人马,是大明上下都视为很平常的事情,很正确的事情。

而今也是如此。

同样的事情,叶盛身为广西巡抚,代为主持两广总督府,也算是方面大员了,但是有些他不敢做的事情,太子做去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