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既然有了宸断,外廷的各种意见其实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只不过,建州这次战争引出的风波可没有如此轻易结束的道理。

有一件极为重大的变故尚未处理:李成梁战败一事。

这件事本来早已在京中闹得沸沸扬扬,从山东道御史韩先友弹劾李成梁杀良冒功旧事,到巡按直隶御史任养心弹劾李成梁尾大不掉、李氏子弟“环神京左右蟠据,横骄莫可摇动”,可谓是一浪高过一浪。

但申时行在王锡爵的劝说之下申救李成梁,上疏道:“今九边事情艰巨,独辽东为难;九边将官忠勇,独成梁为最。凡二十年以来无岁不战、无日不防,可谓竭尽心力矣。

至于用兵之际遇,自古难言必百胜而无一败者也。今以其血战之功为妄,以其报国之忠为欺,则将官隳心解体,任夷虏之纵横而不敢言剿;边臣亦钳口结舌,任边事之废坏而不敢参论,其为害岂浅浅哉?

今建州仍为我三路合围,虏酋兄弟插翅难飞。待全此大功,即便尽诛丑类,亦何足惜?然剿夷出塞原非李成梁一人之事,数路合围亦为李成梁之遗策,倘以一计之误、一战之失而多生支节,尽没成梁百胜之功,此则臣等之所深惜也。伏望皇上特赐体察。”

申时行堂堂元辅,亲自上疏申救李成梁,自然不是寻常量级。大明虽无宰相,但首辅仍被视为百官之长,哪怕是皇帝,寻常时候也得考虑首辅的颜面。

再加上申时行的申救颇有讲究,他根本不去讨论李成梁过去是否有杀良冒功之举,也根本懒得为李家“尾大不掉”辩解,只是单纯地回顾李成梁这二十年来的百战之功,强调偶有一败乃是人之常情,为此一败而抹杀了他半生功业,实在于心不忍。

这个说法之所以讲究,原因是他知道皇帝心里明白:

其一,这年头将领作战,尤其是对外作战之时,杀良冒功什么的其实很常见,根本不是只有李成梁一人如此做。

其二,出关作战这种事,如果一次战败就要深追旧案,将来谁还敢轻言出战?有几位将领敢保证此生必无败绩?

其三,现在李成梁所部虽败,但建州局面并未失控,三路大军之合围依然顺利,而这也是李成梁此前的谋划,怎么就能光盯着一次战败而把整场战役给忽视了呢?这全局的胜利也有他一份功劳,仅以方面之败而定罪是何道理?

其四,所谓李成梁家族尾大不掉,“环神京左右蟠据,横骄莫可摇动”之说,申时行之所以不加辩解,并非因为这是既成事实。

所谓“环神京左右”真正称得上莫可摇动的,不是李成梁,而是高务实。

李成梁的嫡系即便在辽东也就三万左右了,李如松在宣府则另有五千。三万五千之数,就能“环神京左右蟠据,横骄莫可摇动”吗?开什么玩笑!

京师京营号称四十万,虽然大多不能打仗,可其中光配置顶尖的禁卫军就有六万,这支部队按照大阅的情况来看,比任何边军都要精锐,堪称戚继光练兵史的巅峰。申时行虽然不懂兵,但他听高务实评价过:禁卫军阵前,纵十万精骑冲阵而不可动摇。

十万精骑冲阵?那怕是得回转三四十年,俺答汗最强势之时才有这般浩大军威。

而京师之外亦不必说,由东到西从辽东看起:

辽东有兵约十八万,其中李成梁嫡系三万,余者十五万之中,又有曹簠及宣大借调的马栋、麻承勋等部三万是高务实嫡系,李成梁拿什么尾大不掉?

蓟镇原本有兵十三四万,后因戚继光调任禁卫军司令、戚金调任沈阳游击等事,兵力下降了一点。但由于蓟镇是计划中对察哈尔出兵的主要阵地之一,故而又从江浙、湖广、江西等地调来了四五万班军,如今的总兵力也保持在十七八万。

而李家在蓟镇只有一个李如樟,职务也仅仅只是分守蓟州西路参将。李如樟是李成梁第四子,待遇自然比不得长子李如松,身边只带了一千随任家丁。这一千人放在十七八万蓟镇精锐面前济得甚事?

宣府的兵力曾经一度高达十五万左右,不过随着马家军、麻家军的往外渗透,以及土默特方向久无战事,宣府的总兵力也出现了下降,现在约有十三万左右,其中五千是李如松带去的辽东铁骑。

五千辽东铁骑固然不弱,但宣府是马芳崛起之地,早已投入高党门下多年,无论是军心还是兵力,李如松都在宣府都是强龙难压地头蛇。何况宣府因为马芳的关系,自来骑兵也是强项,并不畏惧李如松的辽东骑兵。

大同更不必说,有兵十二万,没有一个李家将,是彻彻底底的高党基本盘。

再然后是山西镇,即“宣大三镇”中被省略掉的那个。它也有兵七万,同样没有李家将的存在,也是高党的基本盘。

另外还有个顺天巡抚下辖的昌平镇,此处不好说算京师本身还是京师外围,但它也有兵六七万。其中李家有个游击将军李如梧在,不过他只是李成梁的侄儿,身边更是只有三百随任家丁,完全不值一提。

这样的局面,说什么“环神京左右蟠据,横骄莫可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