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但是做事,还是得看咱们家三郎的(求订阅求票票)

李世民欲言又止半天,最终还是开口言道。

“程三郎,于卿家,你们二人可要好好辅佐太子,编撰此书,为天下百姓谋福。”

“微臣领旨,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隆恩。”程处弼与于志宁赶紧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在地。

长孙无忌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地退回了列班,饶是他极力地控制情绪。

可是那隐隐发青的脸,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和不爽利。

至于褚遂良、孔颖达等人脸色也份外地难看,看样子,编撰这《大唐药典》之事已与他们无缘。

太子殿下主持编撰也就罢了,他们好歹还能厚着脸皮去找陛下,参与其中,蹭些功劳啥的。

可是现在,陛下却让于志宁与程三郎二人负责辅佐太子编撰。

问都不用问,就他们与程三郎这个粗鄙武夫之间那不可调和的矛盾。

打死他们也没有办法放下斯文人的尊严和矜持去舔这个糙老爷们。

而程三郎这个混帐玩意,也不可能会同意自己等人掺和到这《大唐药典》诸事之中去。

“太子看来总算是有了些城府了。”虞世南朝着身边的房玄龄小声地言道。

房玄龄眼角的余光打量着那位坐在陛下下首的太子殿下,此刻,这位大唐的国之储君,总算是按捺住了激动的情绪。

目光却落在了那位正在退回列班之后,老神在在的程处弼身上。

不禁忆及这段时间,二郎提及的事关于程氏大学医科这段时间忙的场面。

房玄龄这才慢悠悠地低声言道。

“兴许吧,不管怎样,陛下这么做,对于我大唐的安定,都是有好处的。”

“正是此理,只是,某位殿下若是听到了这个消息,想必会很不乐意。”

房玄龄自然知道,虞世南口中的某位殿下,就是那位肥得流油的大唐四皇子,魏王李泰。

不过,魏王李泰就算是心情再不好,又能如何?

自太子殿下足疾痊愈以来,陛下对于太子殿下的态度,可是比过去改观了太多。

过去,自己就没有看到过陛下面对太子和颜悦色的时候,甚至让房玄龄觉得,太子与陛下之间。

完全就是君王与臣子,没有掺杂半丝的亲情。

而现如今,陛下对于太子,父子二人之间的互动可是多了许多。

哪怕是当着臣子的面,陛下也经常能够展露笑颜。

而非昔日,即便太子无过,孔颖达、张玄素等人肆意弹劾,陛下也会站在臣子一边。

认为太子就该有过则改,无则加勉。

站在臣子的角度,房玄龄自然很希望,陛下与太子这样的亲切关系能够持续下去。

将那编撰《大唐药典》之重任,交给了太子还有两位乐宫属臣之后。

李世民也对那位正在负责编撰《括地志》的四儿子李泰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表达了肯定。

下旨赏赐魏王李泰绸缎五千匹,金五千斤,以勉励魏王李泰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把《括地志》编撰完成。

等到了散朝之际,一干臣工们缓步离开了温暖舒适的两仪殿,朝着宫外行去。

一面前行一边三五成群的议论纷纷。

“陛下虽然恩准了太子的请求,但是陛下对于魏王圣眷未衰。”

“呵……谁能说得准,指不定这是陛下为了平衡,顺便给太子增加压力,才会这么做。”

“唉,太子的足疾,明明已经……”

“诸位,这可是宫禁,莫要胡言乱语。”

“可惜了,这《大唐药典》,居然会交到程三郎那小子手上。”

“分明是东宫早就开始谋划此事,就是为了杜绝此功为他人所夺。”

“应该不是东宫吧,老夫在东宫,也有几位朋友,可却从未听他们言及过此事。”

“如今的太子,想必也对于东宫诸臣工,已然起了防备之心。”

“有道理,甚至有可能,东宫诸官里,就只有程三郎还有那于志宁二人知晓。”

“十有八九是这样了。他程三郎身为太常寺少卿,督太医署事。”

“如今那小子把那太医署经营得犹如铁桶一般,便是太常卿都插不上手。”

“此事定然是他和那于志宁向太子献策之后,先在太医署做出了成绩,再往上一递。”

“如此一来,便是连长孙吏部,也都不好意思去抢太子的功劳,更勿论旁人。”

“三郎,干得不错。”另外一边,膘肥体壮的程大将军大巴掌用力地拍了拍程处弼的肩膀。

美洋滋地大步前行,眼角斜了一眼那边那些三五成群叽叽歪歪的文臣。

“莫要理会那帮家伙,文诌诌的,除了会耍嘴皮子,根本闹腾不出什么妖蛾子。

既然陛下准了你来主持,有什么爹能帮得上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