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九娘心中忐忑,担心父子之间生出芥蒂。

“除了帮他,我还能如何?”萧铁策道,“我总不能去帮助皇上。”

别说皇上这几年那么过分,便是两人如从前一般没有生出那么多嫌隙,难道他还能舍弃亲生儿子去帮皇上?

明九娘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是听他亲口说出来,还是松了口气。

顿了顿,她又斟酌着对萧铁策道:“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手足相残,心里接受不了……”

可是萧铁策却不需要她的安慰。

他打断她的话道:“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倘若说手足相残,也是皇上先下手的。让我有所犹豫的,是由此带来的后果。九娘,斗争残酷,战场残忍,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文臣武将,军中将士甚至普通百姓,恐怕都会有很多人丧命。”

正治上的清洗,战场上的厮杀,同样血流成河。

“这些年我认识了许多将士,我一想到有朝一日,我的这些同袍不是死在抵御外侮,保卫山河的战场上,却是死于内乱,心里就不舒服。”萧铁策无意识地摩挲着明九娘的胳膊,“所以这几日我一直想着,不能让这件事情演变成那般。”

明九娘道:“我觉得晔儿迟迟不肯动手,也有这种考虑。其实你说,如果现在就揭竿而起,难道就没有胜算吗?”

天下兵力布置她不懂,但是她觉得,以萧铁策这么多年的经营和声威,晔儿子承父业,应该能一呼百应吧。

晔儿自己所做的努力,则更多的在“新生代”的这些文人身上。

去年春闱,晔儿书院中有十一个人高中,年龄从十六岁到二十四岁不等,震惊朝野。

这些人,日后都是栋梁之才。

当年丈量土地,表面上给皇上帮了大忙,实际上晔儿也培养了心腹力量,同时掌握了大量数据,对天下经济民生各种状况了然于心。

他们一家子去岭南这段时间,晔儿没有闲着,定然已经把那些数据消化得差不多了。

可以说,从各个方面讲,晔儿现在应该已经准备得很充分,然而现在还任由皇上拿捏,至少表面如此,明九娘自己猜测,定然是有顾虑。

今日听萧铁策一说,她顿时也联想到这件事上,觉得答案呼之欲出。

——应该也是不想内乱和内耗,想要平稳地交接。

果然,萧铁策接下来的话证实了她的猜测。

萧铁策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虽然可以出兵,虽然很有胜算,但是古语有云,师出须有名。你要知道,认死理的人太多。”

忠君是刻在绝大部分人灵魂上的,如果晔儿篡位没有正当的理由,现在艰难,日后也难得人心。

明九娘咬着嘴唇想了想:“这些我都知道,然而一直等下去,也不见得有任何帮助。”

借口又不会自己找上门来。

她是那种一旦决定要做什么事情,就得主动(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