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赵奕:核聚变是可控的!(第1/3页)
章节报错
针对反重力神秘装置问题,特别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邀请了斯坦福大学的反重力专家、李宁教授及同事,以及从事超导研究、电磁能等领域的学者,参与会议的有上百人。
因为是内部讨论会,并没有媒体记者进行报道。
但是会议中的一些细节,还是被透露出来,政-府和军方都认为,中国研制的神秘反重力装置,未来严重威胁到国防安全,要是不快速赶超,科技竞争也会处在下风。
虽然反重力只是一项研究,但因为连神秘的反重力装置,采用的什么技术都不确定,等于在领域内的研究一片空白。
像是其他的领域,比如核能研究,也是处在最前沿,但其他国家也知道核能的原理,并不是不能研究,只是技术跟不上。
另外,反重力的研究超出想象,也许会牵扯到其他层面的理论。
这会是一个全新的体系。
不管是从任何角度考虑,他们都必须加以绝对的重视。
会议讨论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没有人知道神秘的装置,应用的具体是什么技术,甚至连是否是反重力技术,都不能百分之百的确定。
学者们的讨论存在两个方向地分歧,至于是否是反重力,意见是非常统一的,但具体是超导反重力,还是其他反重力,争论就比较多了。
会议还是有作用的。
等会议结束以后,政府再次进行了会议,参与会议的都是各科研机构的负责人,或是研发相关高新技术的科技公司领头人,一起针对神秘反重力装置进行研发讨论,最终促使有能力参与的研发的,都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相关的研究。
其实不用政府去督促,不管是研究机构,还是相关的科技公司,都会对反重力感兴趣,新的科技就代表着新的方向,反重力的应用会非常广泛,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他们肯定会加大研发投入。
政府则开始采用舆论和政治手段了。
各个政-治人物都开始发表讲话,“国际技术研发有分工,中国不应该参与研究最前沿的科技!”
“中国应该贡献相关成果!”
“科技发展促使人类进步,任何基础的理论、技术,都应该共享出来,反重力并不是中国独有,我建议所有相关技术成果,应该共享给全世界,更多人参与研究,才能有更快的进步!”
“反重力代表着未来,也许关系到人类征服宇宙的开端,中国应该放眼宇宙,而不是利用反重力,去加强军事领域的科技……”
“……”
政-府当然不会只做舆论工作,他们还同时采用了军事上的威胁,比如派出航母编队耀武扬威,比如,暗自派出特工、间谍,看是否能通过不能公开的手段,得到相关的信息,等等。
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
国内的应对也非常的严谨,舆论宣传上抨击霸权行为,内部研发则采用了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参与研发的所有人员,包括最底层的技术员,都不能和外界有任何联系。
反重力相关的研究,都被军方层层的保护,区域内还特别建立了屏蔽信号装置。
另外,针对参与研究的核心人员,也都有专门的警卫保护。
张祁灿、黄钟等人,都配备了贴身警卫,连他们的家人,都受到了严密的保护。
赵奕是最核心的保护对象。
有高层的领导甚至建议让他去首都中心区域居住,或者干脆直接去首都军区的中心,或者住在地下防空洞。
这当然不现实。
赵奕的工作还是很忙的,他要关注理论的整理工作,后来干脆把基础的讲解,交给了张祁灿、黄钟等人,他则是重点讲解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列式。
在反重力的理论研究上,已经算是告一段落。
有了光子和空间的十三组,足可以支持空中堡垒的研发,甚至可以辐射应用到其他领域。
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是空中堡垒的动力问题。
空中堡垒是非常需要动力支持的,战略意义角度去考虑,核动力可以说就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核能研究组的工作,进展并不怎么顺利,有关反重力的核动力装置,依旧处在设计、论证阶段。
高层领导对此也非常关心,因为反重力的技术理论没问题,动力问题就成了唯一的难关。
动力,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高层甚至考虑过,用反重力的基础研究,去和e国交换核动力技术,但后来仔细一想就放弃了。
因为,e国没有完善的舰艇核动力技术。
e国的核动力技术,几十年来都没有发展,他们所使用的核动力航母,采用是核潜艇反应堆技术。
e国研制核潜艇用核反应堆的过程中,一直采用“破冰船探路”的模式,先研制新一代的核动力破冰船反应堆,然后再从破冰船反应堆基础上衍生出成熟的潜艇堆。
这样做的优点是核潜艇反应堆技术成熟可靠,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