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眼见沈还怔忪,拉了他一下,两人出去。

白氏却依旧悬着心,眼看两个儿子都出去了,顾不得才发作了媳妇,眼巴巴地望向乔氏道:“老大家的,会不会是隔壁的动静,不会是白欢喜一场吧?

乔氏神态温婉,柔声道:“怎么会,前头已经有了动静了……”

说话的功夫,就有个婆子满脸喜色地进来,道:“给太太道喜,二爷中了,喜报到了……”

这边与沈家在南京的宅子并不远,闹出动静,那边自是也得了消息。

沈此时也起了,拉着沈瑾在前院吃茶,也在等放榜的消息。另有今年下场的几个旁支、姻亲,也都带了忐忑,坐立难安的模样。

听到小厮来报,沈得了乡试第八十九名,沈既是为沈欢喜,也是生出几分担忧来。要是还跟三年前似的,一个不入族谱的外生子中举,正宗沈家九房却颗粒无收,可也太失颜面。

沈瑾却是镇定如初,只道:“这下琰大兄终可安心了……”

长兄如父,沈琰虽比沈大不过几岁,可素来手足情深,外人看着也是羡慕。这兄弟先后中举,也是一段佳话。

沈唏嘘道:“当初他们一家回到松江时,何其狼狈,能有今日,委实不容易”

旁边有家姻亲家的梁秀才,听闻不由好奇道:“说的是沈琰兄弟么?瞧着他们兄弟也是风光得意,家底虽不多,却是都有功名,又娶高门之女,当初还落魄过么?”

沈没有细说,只道:“少年失父,到底艰难,幸而熬过来了……”

沈瑾在旁,虽没有接话,可心中却是火烧火燎。自己生母尚在,骨肉却不得团聚;生父也在,却是不见慈心,因为金银父子生了嫌隙。

亲生祖母,对自己疼了十余年,最终却是不知真假。

沈瑾如今孑然一身,跟孤儿也无两样。要是真正的孤儿,到了金榜题名也就算熬出来,可是他如今奔着仕途,却未必能走得安稳。

他记得清楚,沈源当初是将卧床的祖母撇在松江,带了继室前往扬州,可谁想到去年年底转了心意,打发了心腹管家回松江接人。

人虽然接走了,可沈瑾如何能放心?等到扬州那边再来人,旁敲侧击,才晓得沈源如此的缘故。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给老太太“过寿”。

扬州富庶,不仅文人多,商贾也多。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孙前程,学生家长对于官学里的教授自然是分外有“礼”。

沈瑾听了,心惊不已,却是无可奈何。本有心规劝,可想着沈源的性子,最是偏执,他便只有暗暗叹气。

这次他急匆匆下场,而不是往扬州劝父,就是因晓得那样徒劳无益。如今战战兢兢,不为别的,就是担心沈源事发。要是在下场之前,沈源成了罪人,那他这个罪人之子连下场的资格都没有了。

或许对其他生员来说,乡试三年一次,可对于沈瑾来说,保不齐就是最后一搏。

想着已经在京城安顿下的生母,沈瑾的心中也开始发紧。

过来足有两刻钟,街上又有喧嚣声。

沈瑾神色不变,可握着茶杯的手却有些发抖。

梁秀才早已等不及,小跑着出去瞧热闹。

喧嚣声从沈宅路过,并未在这边驻留。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梁秀才怏怏地回来,道:“是往胡同里倒数第二家报喜去了,是乡试第十三名……”

沈的脸上不由带了担心,沈瑾的神色也有些发白。

时间过得缓慢,胡同里的喧嚣渐止。

屋子里气氛压抑得不行,沈已经坐不住,只觉得心浮气躁,走到门口唤了小厮道:“去看看钱五回来没有……”

小厮应声下去,刚出胡同口,就与一对人马撞了个正着。

眼见在几个报喜的公人前引路的就是自家的钱管事,那小厮顾不得上前说话,立时转身飞奔进屋。

“二爷,钱管事带了报喜的人来了……”小厮高声禀道。

沈忙从屋里出来,道:“第几名?”

旁边几个旁支、姻亲虽晓得自家希望不大,可到底存了一丝念想,也都从屋里出来,眺望大门口。

“……”那小厮卡脖了。

这时,就听门口有人高声道:“松江府沈瑾沈老爷可在……l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