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完美的融合进了汉族当中。

这也是朱富贵在穿越以后,在大明内部不搞民族划分的思想来源。

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只要持有朱卡,拥有完整的公民权,何必分彼此?

所以,大明吸纳了很多的疍民,并对他们进行教化。

而这些疍民之中成就最高的,不是别人,正是郑鲶鱼的叔父,大明第一任海军提督郑保国少将。

理论上来说,郑保国的地位是和戚文长、殷鼬他们接近的,但实际上,差得不说十万八千里吧,那也得是十万七千九百里。

当年戚文长用石头将殷鼬砸成殷鼠由,二者后来却都成为了朱富贵在军中及特务系统中的最依赖的左膀右臂,可谓是造化一场。

不过时至今日,殷鼬依然没有原谅戚文长的偷袭,两人从不来往。

朱富贵相信,这也是殷鼬孤臣计划的一部分。

相比这两个朱富贵信赖的大将而言。

郑保国这位老提督就相当水了。

水就水在一个“老”字。

怎么说呢……

当年大明水师初创那会儿,主要的任务是开着水泥船从腾龙山伐木厂往凤都建筑工地上运木头。

而郑保国作为当初开船技术最好的华工,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支船队的队长,进而成为了大明水师的提督。

可以说,他这个水师提督的水分,比黎元洪这个武汉义首大总统还要多。

朱富贵看重的,无非就是他年龄大,会开船,比较沉稳而已。

这个一辈子与渔船打交道的老疍人,在人生的前五十年中,绝对想不到自己能够摆脱低贱的疍民身份,成为大明皇家海军建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甚至还当了一把长州太上皇的瘾。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刘邦48岁造反的时候,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在54岁的时候登基称帝,真的大丈夫当如是了。

只可惜,时代变了。

过去那个目不识丁也能当大将军的时代已经过去。

如今的军队,尤其是海军,没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是不可能走得长远的。

可当时郑保国就已经五十多岁。

到了如今德武十二年,他已经是一个六十九岁的老同志了。

这个年龄,想要学习先进的航海学知识,确实比较困难了。

他也确实在各方面很快就被王忠皇、森下等年轻人甩得没影了。

仅仅因为资历,在毛利老弟那里混了马关总督当当。

等到倭岛光复,毛利老弟成为了毛利老丈人,在凤都办学校、当寓公之后,郑保国也就以海军少将的身份正式退休了。

陈强与郑鲶鱼聊着聊着,话题自然也聊到了郑鲶鱼的这位叔父身上。

郑鲶鱼将苦涩的红茶一饮而尽,忍不住怅然道:“叔父啊叔父,我的叔父,你究竟在哪里啊,侄儿想你啊……”

·

德武十二年,西元1874年11月11日。

德雷克海峡。(如图)

16世纪初,西班牙占领了南美大陆,为了切断其他西方国家与亚洲和美洲的贸易,他们封锁了南美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麦哲伦海峡,严禁一切他国船只的来往,使太平洋变为西班牙的私海。

麦哲伦海峡是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时发现的海峡,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唯一航道。

后来,英国奴隶贩子兼海盗德雷克在躲避西班牙海军追捕时,无意间发现了德雷克海峡。

当然,这条海峡,在未来还会有一个更加有名的名字,叫做少保海峡。

这是一道初中地理考卷常考的易错题。

判断题:少保海峡得名是因为李鸿章李少保第一个成建制地率领舰队经过这里,并成为大明登陆南极第一人。

答案:错误。

因为少保海峡中的“少保”二字,并非指的是伪清颁发的太子少保衔。

身为大明的唐国公,李鸿章绝不会承认这样的说法。

“少保”实际上是李鸿章的字,李少荃,以及时任南唐公国海军总司令郑保国将军的名中,各取第二字组成。

为了纪念他们,为华夏苗裔在开枝散叶,遍布四海的过程中所做出的伟大壮举,故而将他们通过的海峡,命名为少保海峡。

不过此时此刻,李鸿章面对着远处漂浮着的冰山,终于忍不住问道:“保国兄,这里真的是天竺吗?天竺会有终年不化之冰凝聚成山吗?”

郑保国也已经没有了几周前成竹在胸的模样了。

他摸出老花镜,对着海图上下对照。

“差不多,差不多,唐国公请稍安勿躁,既然当年佛郎机巨寇哥伦比亚能够向西找到印度,那么我们自然也能向东找到印度,毕竟地球是圆的嘛……”

李鸿章闻言,血压瞬间到达了两百多。

但是他又无法发作。

毕竟他虽然是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