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政客的自我修养(下)(第1/3页)
章节报错
第1266章政客的自我修养(下)
宇文泰时期,长安周边农牧混合,耕地利用率不高。到了宇文邕时期,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其中涉及到内迁的游牧部落,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如今年关将近,长安大雪,四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大雪冻死了长安周边不少游牧部落的牲畜,亦是压塌了不少贫民的房屋。
从前,在冬季的时候,无家可归的平民还能出家,在寺院里躲一躲。虽然依旧要受到佛寺的盘剥,但好歹有个落脚的地方。
而现在宇文邕已经将长安及周边地区的寺庙连根拔起,在解放了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毁掉了佛寺原有的社会救济功能,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前些日子,长安周边的游牧部落叛乱,劫掠长安外城(此时的长安城乃是汉代旧城不断改建拆毁后的怪胎,城池很小,大部分平民都居住在城外)。
北周齐王宇文宪临危受命,亲率新组建的“骁果军”,与叛军在长安城外十里处恶战一天,大胜叛军,斩首三千,俘虏两万!随后直接将两个叛乱部落夷为平地!
长安周边胡人势力无不慑服!
只是平叛后的第二天,宇文邕就派人收回了宇文宪手中的兵符,将其交给当天才回到长安的窦毅!随后,一纸令下将宇文宪调离长安,让其镇守蒲坂城总揽东线防务。
却又没有给他调动任何援军!
也就是说,宇文宪若是有二心,想要带兵回长安“勤王”的话,那必须要联合韦孝宽,带着玉璧城的精锐兵马才能做到。
而重新组建的禁军,则是归小舅子窦毅掌控,主要是窦毅对于练兵比较在行。现在周国皇帝宇文邕和齐王宇文宪之间的裂痕,只要不是眼睛瞎了,都能看到。
之所以国家没有乱起来,是因为周国受到了齐国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宇文邕跟宇文宪二人又是顾全大局之人,所以暂时还能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
然而现在是平静,以后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长安城内的一处大宅,是窦毅的府邸。偌大的庭院里,仆人们正在扫雪。已经被封为“柱国大将军”,身上官职数不清的窦毅,此时看着仆人们在忙碌,眉头不展。
“爹,要抱抱!”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穿着厚厚的棉衣,拉着窦毅长袍的下摆,含糊不清的说道。
“诶!我的乖女儿哟!”
窦毅的眉头舒来,将女儿抱起,心情也跟着开朗了起来。
“阿郎,从齐国来的棉布和棉被,真的很好用呢。”
襄阳公主抱住窦毅的一只胳膊,倚靠在他身上,三人站在卧房门口看着满地积雪,似乎要成为这幅画卷的一部分。
“齐国的普通富贵人家,甚至是稍稍有点家底的人,都能穿得起棉衣,用得上棉被。可是这种东西,在周国,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能用得上,夫人难道没有想到什么吗?”
窦毅感慨的叹息了一声,他知道自己的夫人襄阳公主喜好读书,不是那种无知妇孺。可是高伯逸的阴险算计,并不是一个稍稍读过点书的女子就能破解的。
“阿郎是想说齐国富庶,周国贫困么?”
窦毅不置可否的微微点头,他不想让娇妻心里不舒服。
这次回长安,窦毅听说很多权贵家里都有了棉衣棉被,而且是从齐国那边输入的,就顿时察觉到大事不妙。
财富的流入和流出,取决于哪一边的经济实力更强!辽国和北宋通商之后,能出口到北宋的东西很少,然而进口的东西却极多!
这种现象,在后世叫做“进口导向型”的经济。也就是说,当时辽国经济的增长,完全依赖于进口北宋的商品。
所以辽国很快就穷困了下去,哪怕一直去抢,都抢不回损失。
而根据高伯逸那个时代的经济理论,只有“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才能从弱变强,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
窦毅虽然不懂这些,但是他能敏锐的察觉到,事情很不对劲!
周国的权贵进口棉布棉被这样的东西,花的是黄金白银铜钱!你麻布去跟人家换棉布,人家不会跟你换的!
而此时周国的丝织业,只有蜀地的蜀锦可以与北齐和南陈的丝织品一战!所以长此以往的话,周国流通的金银铜等贵金属,数量一定会急剧减少!
陷入恶性通货紧缩!
宇文邕没有那个智慧,更没办法发行纸币去抵御这种名为通胀,写作通缩的经济组合拳。所以长期看,国家经济只会越来越差。
窦毅隐隐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他想的问题很简单,如果市面上的金银铜都被权贵们拿走去换齐国的货物了,那么百姓们怎么办?
以物易物!
哪怕窦毅不知其所以然,也知道这绝对是一种倒退。
可是,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本能。除非周国自己可以种植棉花,自己可以搞定棉纺工艺,否则的话,哪怕封关,也挡不住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