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适得其反(第1/2页)
章节报错
第1122章适得其反
在长安磨蹭了些许时日,病还没完全好,宇文宪就带着王妃阿史那玉兹,准备启程去蜀地。
这一次的安排,是尉迟迥坐镇成都,而宇文宪则是待在汉中。这个安排非常奇怪,因为汉中乃是蜀地门户,应该由领兵将领镇守。
宇文宪明明不是带兵之人,却让他呆在汉中,而非蜀地核心成都,怎么说都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宇文邕的理由是蜀地叛乱此起彼伏,成都乃是最为要害之地,所以应该由领兵大将镇守。
这个理由,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临走之前,宇文邕来给宇文宪送行,一直送到了城外不远的长亭处。宇文邕这才屏退左右,与宇文宪单独闲聊。
“你这一去,估计少说也要一两年才能回来。”
宇文邕看到宇文宪表情平静,心中有些不爽,继续说道:“秋收后伐齐,朕打算亲率大军走洛阳,你有什么要教我的么?”
宇文邕知道宇文宪定然说不出取悦自己的话,不过作为一个帝王,这点心胸还是有的。哪怕不采纳,听一听总没有坏处吧。
“皇兄……洛阳南面的宜阳,乃是重中之重。荆襄和南阳已经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了。高伯逸若是出兵,极有可能不走河东,而是走荆襄和南阳一线。
水路运兵的速度非常快。到时候他若是打下宜阳,那么我军则会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最后恐怕只能黯然撤回潼关了。
皇兄,这次出兵,我觉得应该将重心布置在北面的平阳,能夺取平阳,就算大胜了……”
宇文宪还要再说,却见宇文邕摆摆手道:“你的道理,跟朕的道理,是不一样的。就这样吧,你快赶路吧。”
他的态度一下子恶劣了许多,之前脸上还有的温情,现在完全消失不见,说话就像是皇帝对大臣的态度一样的,公事公办。
宇文宪当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他无奈苦笑了一下,对着宇文邕拱手道:“皇兄,那我走了,你多保重。”
不知为何,宇文邕看着宇文宪离去的背影,略微感到有些心酸。
只可惜,他是周国的皇帝,宇文氏一族的话事人,最后的身份才是宇文宪的大哥。他看问题的角度,跟宇文宪看问题的角度,不可能完全一样。
这也导致了他们对这次作战的目标选择,完全不同。
至于其他的事情,那些都是细枝末节。
等宇文邕回到皇宫的时候,窦毅和韦孝宽等人,已经在皇宫里等候多时了。宇文宪走的这一天,却是最后确定作战计划的一天。
韦孝宽和窦毅等人都是老油条,早就从中看出了宇文邕那不服输的心思,却是没有点破。
谁让对方是皇帝呢?
“秋收后的伐齐,现在就要准备了,你们怎么说?”
宇文邕一坐定,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微臣希望能在蒲坂城里,供应粮草,还望陛下成全。”
窦毅说出了一个让宇文邕略微有些诧异的答案。
不过他想了想,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证粮道不断,本身就是重中之重。这件事派窦毅去做,确实挺合适的。
“勋国公呢?”
宇文邕看着韦孝宽问道。
“微臣一直镇守玉璧,对平阳那边的情况很熟。不如让微臣从玉璧城出兵,攻打平阳。”
这是一个最优解,韦孝宽哪怕是到了洛阳,也不好发挥,因为他对那边的地形没有实际考察过。
宇文邕微微点头道:“不错,朕也觉得非常合适。”
只不过,这两人要是不跟自己一路,换谁去比较好呢?
“上阵父子兵,贺若敦长期镇守樊城,对南面的情况很是熟悉。其子贺若弼乃是陛下爱将,担任前锋绰绰有余。让这两人跟陛下一路,可保无忧。”
韦孝宽不动声色的建议了两个人选。
窦毅都跟着搭腔道:“梁士彦勇敢果决,熟读兵书善于用兵,一直以来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陛下可以将其招至中军负责调度。”
言外之意便是,让宇文邕不要头脑发热的硬上,要多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梁士彦,贺若敦贺若弼父子,这差不多也够了。听到窦毅的建议,韦孝宽也补充道:“梁士彦之前跟宇文护和独孤信他们,都没什么来往,陛下可以放心放权给他。”
听到窦毅跟韦孝宽都推崇梁士彦,宇文邕也只好微微点头。
主要是,梁士彦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在古代这个年龄,打仗已然非常吃亏。
到底能不能行啊?
“陛下,梁士彦长期跟齐国作战,经验很丰富的。”
听窦毅这么说,宇文邕只好微微点头,大概就这样了吧。
“好吧,那么就这样定了。朕会下密旨,调贺若敦与梁士彦回长安,至于贺若弼,一直在宫里担任宿卫长,倒是没有这个问题。
你们二位,打算何时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