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氯苯磺胺(第1/2页)
章节报错
“哦?看来我们的夏国同志,给我们送了件不一般的礼物啊。”
克林姆林宫的一号办公室内,斯大林一边抽着烟斗,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手中的这份报告。
“是的,斯大林同志,根据我们的研究,这种化合物对细菌具有超乎寻常的抑制作用,这与论文中的描述完全符合,一旦我们掌握了这种药物,必将具备极大的战略价值。”
前来的汇报的人员也是一脸兴奋的表情,根据他们掌握到的情报,这很可能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具备实用价值的抗菌药物(青霉素两年前已经发现了,但产量太低),这背后的意味可就太过深远了。
自工业革命以来,沙皇俄国就一直处于西方列强的末流位置,甚至可以说是被国际公认的大而不强,包括在科研领域也是如此。
虽然近百年来也诞生了门捷列夫、巴浦洛夫等优秀的科学家,但到了十月革命之后,因为一战和内战的摧残,苏联工业实力大幅度下跌,连带着科研水平也被严重拖累。
这时候,如果有一个跨时代的发现被社会主义苏联推出,肯定能极大地振奋全国民众的士气,同时大大增强苏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些还只是在宣传角度来思考问题,即便是把这个秘密继续隐藏下去,考虑到抗菌药的战略意义,对于国家尤其是军队的帮助同样不言而喻。
此时的苏联,战火的硝烟还未完全褪去,八年前的立国之战依然历历在目,内战期间红军的伤亡将近两百万,当时如果能够广泛应用抗菌药,红军因为各种感染造成的损失肯定能够大幅减少,而细菌感染在当下正是因伤而亡的最主要因素。
不同于部下的兴奋,斯大林的面容还是那么的古波不惊,作为多年的领导人,又具备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他当然清楚一款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到底代表着什么。
但整件事透露出的诡异,又让多疑的他不得不选择了谨慎对待,所以很快办公室内就陷入了令人发颤的沉默之中。
虽然此时的斯大林还未亮出大清洗这般杀器,但自六年前列宁逝世之后,他就使用灵活的政治手腕,迅速掌握了苏联的领导权。
而且此时的“一五”计划进展顺利,大幅加强了他的权威,在这般人物面前,很难有同志不心生敬畏。
“你确定现在西欧还没有出现类似的药物吗?”沉默之后,斯大林提出了这个问题,说实话,他至今还是不相信,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居然是由一位夏国同志送过来的。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是这样的。”汇报人的背后已经快要被汗水浸湿了,但还是得打起精神把问题回答清楚。
“另外,我们已经安排专人前往英法德各国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此时整个国际最先进的科研力量,全部集中在西欧那几个工业大国,至于美国,那还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乡巴佬,而日本就更不用多说了。
(什么,你说夏国?那是啥?——这大概就是科学界的主流印象)。
包括现在的苏联,也只是作为前沿科技的追赶者,需要广泛收集欧洲的科研情报,以此确保自己不至于太过落后。
所以无论是斯大林,还是其他的苏联同志,面对这款新的发现,首先想的就是确认是否有人(即西欧科学家)早已发现了这一成果。
“那就继续调查,先查清楚了再说。”斯大林很快做出了决定,“关于新药,我们现在可以自产吗?”
“是,斯大林同志,按照论文中的描述,新药也就是磺胺,是由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合成染料转化而来,这点在实验室中也进行了验证。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的化工厂完全可以生产,但具体的产量暂时还不能确定。”
此时距离伍翔宇到达莫斯科,已经过去了快两周的时间,不得不说,对于这里的官僚系统而言,能够在这短短十来天内完成这项工作,效率已经不低了。
斯大林勉强点头表示了满意,这种关键物资如果发现了却不能自产,那无疑是最大的讽刺,更是他绝对不允许的,但很明显,他还想要得到更好的结果。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产量,生产出的磺胺应该尽快给军队装备,生产足够所有红军使用的药品,需要多久时间?”
听到这个问题,汇报人的头上忍不住滴下了汗水,“斯大林同志,这个恐怕很难达到,我们的化工产业实在太落后了,所以……”
当前红军现役五十余万,就算只是每个班配发一剂,以目前的产量,那也得等到十多年之后了,原本他只是觉得这么珍贵的药物,慢慢开发就可以,却没想到铁人同志的雄心会这么大。
本身沙皇俄国的工业水平在欧洲就是垫底的存在,而苏联接手的这些烂摊子更是破烂不堪,像化工产业这种较为先进的产业,就实在上不得牌面了。
而斯大林似乎已经习惯了手下的反应,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非常清楚这个所谓的大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一意孤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