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京西侧的九堡乡,以往是一处偏僻的客家聚集地,熟悉南方土客问题的人就知道,凡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土地产出一般都不会太好,因为作为后来者,大量的良田已经被土家占据,所以他们只能从山野、丘陵之间谋求生存。

但是3月底以来,自从一支陌生的军队进驻此地之后,这一片的传统村落却开始愈发的热闹起来。

九堡的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周围全是丘陵山脉,只有中部一片狭长的平地被开发了出来。

这样地少人多的贫瘠环境下,自然难以避免人与人的斗争,事实上,九堡一名,也是当初本地钟、刘两大姓氏经常发生械斗,各自修筑堡垒以自保,方才由“九宝”改来的。

不过,那支扛着红旗的部队,却没有先去占领那些本地人自建的堡垒,反倒是跑到山边驻扎了起来。

随即西边的山里头时不时就传来一声巨响,偶尔还会冒出一股浓烟,让周边的村民很是担惊受怕了一阵,本来也有人想要过去把那些家伙赶跑,但是在荷枪实弹的士兵面前,他们还是没得多少底气。

再接下来,又有一支军队跑了过来,看穿着打扮似乎和前头是一伙的,只是人数多了不少。

但后来的这些人可就没有那么客气,直接跑到了各个村子里,洋枪刺刀一亮出来,就逼得所有人只得老老实实的。

随即他们又把村里的地主给抓了起来,宣称是什么工农红军,过来打倒土豪劣绅,还要给老百姓分田地。

因为语言不通的缘故,当地群众也没有听得特别清楚,但是大概明白了这对自己没得啥坏处,反正那些抄来的浮财都被各自领回了家,田地嘛再看情况,不管是谁的,先种着再说。

这伙人看着兵强马壮的,应该能待上一阵子吧——村民们已经开始习惯山里头的诡异动静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分田种地上面。

记住网址kanshu.vip

当然了,这红军还是给了大家一个不错的印象,跑到这来之后,居然还在圩场(集市)里做起了买卖,卖盐买粮,价格是颇为公道。

很快消息就传遍了各村,虽然现在才刚刚播种,远未到粮食收获的时候,但大家伙还是纷纷挑着粮跑了过来,生怕赶晚了这便宜就没得占咯。

总得来说,红军虽然来此不久,但也算是勉强站稳了跟脚,至于为什么要大老远地跑到这里来,其实还源于程刚的一个提议。

这位现代的青年算是做了不少准备,在93年出版的《锐京县志》中有那么一段描述:

“1970年9月,开办锐京县钢铁厂,厂址设九堡沙陇,有职工110余名,建土高炉1座;

次年建成投产,当年出灰口铁700吨,多数不能用,少量调县机床厂、县农机厂作生产原料。

因矿石品位低,产品质量差,亏损大,于1971年冬停产关闭。”

四十年后必须淘汰的工厂,放在这个年代,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产量,哪怕质量差成本高,那也足以傲视整个赣南。

毕竟在解放前,全国单年历史最高粗钢产量也才93万吨(1943年!含日占区!),而著名的汉阳铁厂,最高峰时期也不过年产万吨生铁,万吨钢。

至于像锐京这种处于省界山区的小县城,更是不可能有重工业的存在,所以程刚的这次行动,算是此地破天荒的头一次。

4月10日一大早,听说有了好消息,李润石、王凯等人就从锐京城出发,一路紧赶慢赶,骑马带走路花了三个多小时,专程跑过来参观。

话说大家都非常好奇,红军抵达锐京后不久,那位程主任就主动提议要建立一座铁厂,随即亲自带队来带了此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这好消息又是个什么情况。

铁厂的位置位于九堡乡西侧的沙陇村,为了不占用村民们的耕地,所以初期规划时就打算依山而建,当然了,现在这里还是一片白地。

众人到了地点之后,只见这里最显眼的就是一排排的木头,这些战士们加班加点砍伐下来的树木成堆地叠放在了一起,留下了面前光秃秃的山坡。

木头主要是用作下一步的建筑材料,毕竟铁厂要建起来的话,肯定还需要不少工厂和房屋,同时剩下的边角料也可以充作燃料。

好在这山坡的坡度不大,稍加改造就是一处平地,否则按此地的气候,怕是到了雨季,没过多久就会把那些失去草木掩护的泥土给冲刷下来。

不过对于眼下的人们来说,他们的认识中暂时还没有什么保护水土的概念,为了把工业搞起来,这点小问题不算什么。

毕竟有了铁才有工具,才有武器,才能谋求生存和独立。

隔着老远,大家就看见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整个红四军当中,就属李润石和程刚两人是有名的高个子,所以很容易就认了出来。

“程主任,我们过来参观咯,你不会不欢迎我们吧?”李润石朝着那人大喊了一声,同时还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