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朕听说你这次从英国带来了十几匹阿拉伯马的马种?”

宁渝望了几眼远方的马群,却并没有发现阿拉伯马的身影,大部分马都还是蒙古马,便有些好奇。

一名眼睛颇大的西洋人听到翻译将皇帝的话翻译出来后,便向前走了两步,恭敬道:“大皇帝陛下,我确实为帝国带来了十二匹阿拉伯种马,这些马将会作为马种来培育适合帝国的战马。”

听到约翰说的培育马种时,宁渝的心里不由得一动,实际上马种改良这件事并不是西方人率先开始的,中国目前的马种也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改良时期。

早在汉朝的时候,为了应对草原匈奴的威胁,汉朝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去改良自己的马种,其中征大宛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取大宛的汗血马马种,后来从大宛得到了三千匹汗血马,对后来的军马育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马政,因此改良之举也没有停下来过过,唐宋时期也屡有改进马种的举动,甚至在宋朝还将官养改为民养,实行王安石的“保马法”,但是这些办法并没有很高的改变当时的马种。

一直到了元代时,由于蒙古入主中原,却是使得养马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当时的元廷的牧地,从东边的耽罗,到北边的火里秃麻,乃至于西边的甘肃云南,都建立了大量的马场,甚至连朱元璋后来的骑兵,都是选用的元廷马场的马匹,而蒙古马也基本成为了明清时的主要战马来源。

不过除了蒙古马以外,还有两种战马马种,分别是哈萨克马和后来通过哈萨克马培育出来的伊犁马,不过这两种马种都是来源于新疆,相对数量较少,因此目前的主流战马还是蒙古马。

“约翰,朕将你放在了滁州马场,你对于帝国目前的战马,有多少了解?”宁渝也不是直接一拍脑袋的主,还是想多听听相关专家的意见再做决定。

约翰淡淡地望了一眼那些马场上的蒙古马,低声道:“陛下,若是您不说,我都以为那些马都用来拉货的驴子。”

翻译听到了这句话时,顿时脸色一变,都不知道应不应该翻译,却是引起旁边大臣们的好奇。

宁渝对英语还是懂一些的,自然明白这个面前西人的意思,轻声道:“约翰,你认为这些蒙古马都不适用于作为战马而存在吗?”

“陛下,蒙古马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马种,它有很多优点,比如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生命力顽强,在蒙古草原上会有很出色的表现——可是对于您的帝国来说,想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重骑兵团,就不能选择蒙古马,因为它太矮了。”

约翰一脸认真的说道,他根本无意于去指责蒙古马什么,只是他明白光靠蒙古马,根本无法训练出一支合格的重骑兵出来。

宁渝一直想要的胸甲骑兵,其实就是欧洲最典型、最普遍的重骑兵,他们穿表面抛光的钢制胸甲,头戴黄铜装饰的钢盔,光是胸甲的重量就多达7-8千克,而重骑兵的战马要求体壮高大,对速度和机敏性要求不高,但是一定要有冲击力。

而蒙古马的身高通常只有120~142厘米,体重在~372千克之间,这种身高体重的战马,自然不太符合约翰的需求。

“陛下,现在欧洲各国所使用的军马,都是经过了不间断的培育出来的,像英国的纯血马、德国的汉诺威马,还有法国的塞拉·法兰西马,这些战马在身高和体重方面,都要远远高于蒙古马。”

约翰一边说着,一边解释道:“像这些培育出来的战马,在身高上通常都有150厘米到160厘米之间,且体重也远远高于目前的蒙古马,因此我们也需要利用阿拉伯马,结合蒙古马来改良出适合帝国的马种。”

“约翰,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宁渝宁渝不由得轻轻叹口气,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只有他遇到过,历史上的日本也曾遇到过,并在明治维新后掀起过一次马种改良的运动,可是那次的马种改良,却经历了几十年不间断的培育时间。

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马种通常是来自于蒙古马和日本本土的一些种马,像御崎马、木曾马、野间马、北海道和种马、对州马、与那国马、宫古马等小型马,由于日本本身条件限制,再加上马政上的不作为,因此一直到明治维新前,日本马的身高都在100厘米以下,简直比驴还矮。

后来到了明治维新初期,法国曾经赠送给日本一些阿拉伯马,而当时的明治朝廷还在以本土的小型马作为军用马,实在是难以堪用,因此便痛下决心改良本地马种。

这一改良就是十年,当然在这十年的过程中,日本马的改良工作也很到位,在册军马的平均体高达到了135~138厘米,而后为了近一步提高军马素质,日本政府于当年成立了近代化的马匹育种机构——三田育种场,并开始实施为期三十年的第一期马种改良计划。

该计划从西欧各国学习先进畜牧技术,从世界各国引入类型各异的良种马,对日本马进行全面改良,以致于到了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军马的平均体高已提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