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虽然听起来有些滑稽,但是理论上并没有问题的。

而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一套理论成为大明官学,将理学给踩在脚底下。

这才是问题所在。

理学从唐末发端,宋代完善,元代发展,可以说深入人心之中,影响力很大,特别是在仁宗之后,已经变成了官学。

朱祁镇想将理学掀翻在地,不仅仅要用政治手段,也要收揽大儒。想办法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将理学给压下去。

但是学术界,是朱祁镇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

朱祁镇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不过,对于朱祁镇来说,这都不是问题所在。毕竟最大的难题终于解开了。剩下的事情即便是困难,但也不至于没有思路。

更重要的是,朱祁镇有一套理论,却招揽盟友了。

毕竟朱祁镇这么多年挑选大臣,凡是能到六部内阁这里的,其实都是有一点政治底线的。

如果朱祁镇的变法,真是让他们看不到希望。甚至说离经叛道,反对的人会很多很多,朱祁镇即便再强势,也不可能自己办了所有的事情。

而这一套理论,不管是怎么生僻,毕竟公羊学派,已经沉默了一千多年了,而今民间估计连一个专门治公羊的学者,未必能找得出来。

但怎么说,也是儒家话语圈之内的事情,是可以沟通的。

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儒家的身段,也是很柔和的。即便有一些顽固派。更多人却愿意对大明皇帝低头。

只是朱祁镇不想用强硬手段而已。

随着理论的确定,朱祁镇令太子监国,他自己将自己锁在房间之中,整整三天不出来,他倒不是要完善理论。

这一件事情,他做不来。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他即将提出的改革措施,分别与这个理论挂上勾,并且想办法攀附在一起。

形成一个体系。

只是这一点,朱祁镇做得并不好。

他想尽办法,也只能搞出一个框架。

即便如此,他也是兴高采烈,那种欢喜之事,简直溢于言表。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召集民间大儒,汇集在国子监。他要与天下大儒讨论大道。

当然了,考虑到地理上的原因,再加上明年是科举年,就在明年科举之后。

第二道命令,就是令丘睿立即进京。

而丘睿本人就是朱祁镇的笔杆子。希望能通过丘睿本人的笔来完善这一套理论。

其实朱祁镇想过,要不要留下李贤。但是人各有志,还是算了。

第三道命令,就是召见于谦。

虽然多年天南地北,于谦依旧是朱祁镇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之一。朱祁镇决定将于谦作为这个理论第一个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