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朝廷的,可以派给襄王,让他们跟着襄王打仗。毕竟很长一段时间,土司这个制度是不可能灭绝的,特别是在中南半岛之上。

既然都要人当土司,何不要一些出身与云贵的土司。

在王骥的计划之中,有襄王在麓川,云南整个居民都盘活了。而且最合朱祁镇的心思,朱祁镇不是有改土归流之心吗?

王骥的政策之中,就有改土归流。

朱祁镇不是有让王骥稳定南疆之心吗?

看王骥的政策之下,即便南疆有战事,也是襄王与缅甸之间的战争,朝廷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

即便襄王危急的时候,不过时候拨些钱粮即可。

最少一二十年之间,如麓川这样的强大的格局势力,是不会再有了。

对于将来与瓦刺之间的战争,不管打成什么样子,都不用顾忌南疆的问题了。

王骥这种手笔,绝非寻常疆臣能够做出来的。再加上兵部尚书柴车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了,朱祁镇心中更是有了将王骥从云南调回来的心思。

但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一来,不管王骥说的天花乱坠,这还是一个蓝图,朱祁镇不知道换了人,这个蓝图还能不能执行下去。

所以,王骥表现的越好,越应该在云贵总督任上。

二来,前番与杨溥谈兵部尚书的任命,杨溥从头到尾都没有说王骥什么事情,可见杨溥其实并不希望王骥回来的。

朱祁镇而今指望杨溥主政,自然要给杨溥一个面子。

三来,朱祁镇还要考虑王骥的政治主张。

无他,王骥乃是杨荣的衣钵弟子,杨荣的主张,朱祁镇也知道了,王骥更是杨荣这个主张的执行者。

大明开国以来,王骥是第一个以文臣身份掌管帅印之人。平定西北之乱,也不能说打得不漂亮。

朱祁镇其实一直在想杨荣的意见。

杨荣虽然去世了。但是他对朱祁镇的政治影响力,却越发深厚,特别是杨荣对勋贵深深的不信任,觉得他们不足以成事。

要以文官掌兵,武将作为爪牙之臣就行了。

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杨荣作为宣德一朝对兵事最了解的人,号称天下兵甲皆在其腹。宣宗皇帝遇见兵事第一个问的就是杨荣。

而杨荣有这样的主张,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祁镇越发了解下面卫所的猫腻,越发觉得杨荣的意见有正确的地方。只是朱祁镇却不可撇开勋贵集团了。王骥回京,恐怕让有些人胡思乱想。

所以,王骥还是在云贵总督任上,坐上几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