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内外新结构

李贤说道:“各省都已经任命都水使了。只是而今各地都水司还都是一个空架子,想要履行职责,却要还一段时间。”

朱祁镇点点头表示理解,说道:“各地条例制定了吗?”

李贤说道:“不曾。”

朱祁镇说道:“这可不行,难道我大明天下,只有京师没有外地各省?这一点接下来要补上。”

李贤说道:“是。”

一边说,他心中却暗暗叫苦。

京师各部的资料还好办,毕竟都在京师,都有存档,但是各省各府县就不一样了。

如果简简单单弄出一分府县架构,李贤不用想,就知道是不行的。听皇帝话音,就知道皇帝要知道的是每一个官员职责划分,非常详细的那一种。

大部分府县在京师都有存档,但是未必是全部。而且天高皇帝远,这些官员也未必会按照各种规定来。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朱祁镇说道:“有一点,朕要先说明,地方三司,不,地方四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水司,都指挥司,今后由户部,刑部,兵部,工部,多负责一些。”

李贤一时间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多负责一些。故而他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祁镇说道:“今后各省巡抚任免,推荐之权在内阁吏部,而各省各司的推荐任免考核之权,却在各部了。”

“当然了,吏部的覆核之权依然在。”

朱祁镇就是要建立起一个新体系。

内外制衡,京师与地方的权力划分,是一个永远的命题,从古到今,即便到了后世这一件事情也不会总结的。

除非有一日交通工具能消弭距离的差距,这个命题或许才有寿终正寝的时候。

朱祁镇任命了各地巡抚,让巡抚专任大权。

近乎一步到位的完成了巡抚这个官职近乎一两百年的演化。

但是朱祁镇也不得不思索一件事情,那就是地方权力是不是太大了。

巡抚掌控三司,几乎全面负责一省民政,刑事,军事。遇事还有征召军队的权力。如是等等。

权力不可谓不大。

看韩雍就知道了。

韩雍叶盛打大藤峡时候用的很多兵马,都不是朝廷经制之军,而是征召的民夫。

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的话,巡抚是可以执掌一支大军的。

朱祁镇虽然觉得巡抚权力大,但是也不愿意加以制约,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明现实的确定的。

因为这个时代交通问题,削弱巡抚的权力,简直是因噎费食。

当然了,朱祁镇也不能不加以防范。

朱祁镇很容易想到后世双重领导的制度。给地方三司找一个顶头上司,如此一来,地方三司,就成为了中枢派出机构。

其实这个思路,在大明体制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就好像是都指挥司,其实就可以看出五军都督府的派出机构。所以朱祁镇让兵部负责,杨洪立即就不满意了。

杨洪说道:“陛下,本朝各都督,以及都督佥事,入则宿卫京师,出则掌控各都指挥司,此乃故事也。何以让都指挥司由兵部管辖?”

“臣以为让依故事,由五军都督府负责。”

罗通立即说道:“非也,内外有分也,五军都督府而今执掌京师,已经九边各总兵,还要染指各地都指挥司,却不知道是何意?”

罗通一言,又狠又毒。

杨洪听了,立即出列谢罪说道:“臣不是哪个意思?”

朱祁镇说道:“好了,都是同僚何至于此?”朱祁镇目光转了一圈,却发现内阁之中并没有反对。

首先,朱祁镇这个想法,是为了增加中央集权,在这一件事情上。内阁诸位都没有反对的立场。

其次,朱祁镇这还仅仅是一个想法。有多少成效,还难说的很。

很多时候,一些做法,并非古人不知道这样做好,而是现实条件限制,纵然将各司纳入各部的派出机构之中,让他们直接对接。

如此一来,有利于中枢的一些政策铺来。

比如一项政策由户部负责,就可以从户部直接发给布政使了。

如此一来巡抚的权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是由于距离的原因,县官不现管。到底能有什么样的效果,还真不好说。

自然不会反对了。

如果看上去不行,李贤自然会想办法给皇帝收拾烂摊子的。

朱祁镇说道:“这一件事情上,我本来要在五军都督府条例上面说,既然说开了,朕就一并说了吧。”

“五军都督府的体制而今已经不符合现实了,是需要大改的。”

杨洪说道:“陛下的意思?”

朱祁镇说道:“这一件事情,不应该先问我的意思,而要问你的意思,你才掌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