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南疆格局

思机发之死。

也敲定了这一次西征最后的胜利。

方瑛打出了漂亮一战,但是并没有挽回孟养的处置。

这样的情况之下,襄王自己想要确定既定事实,那就是将孟养归于我襄王直辖,如此一来,襄王北方就无忧了。

麓川之东,乃是云南。朝廷直接控制区。

而西北地区的孟养一拿下来。以北方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相交的重重雪山,就是襄王做坚实的后背,东,西,北,三个方向无忧,就可以横马南下了。

但是王骥一口否决了襄王的想法。

王骥对自己的位置拿捏的很准,他并是襄王的大臣,他要的是南疆的稳定,而不是襄王的利益。

一旦襄王后顾无忧,滋生野心,将朝廷牵扯到南疆的战事之中,这不是他的使命。

襄王见此,也只能望而叹息了。

虽然思开番成为了孟养宣慰使,但是在大军撤军的时候,孟养作为这一代中心城市的地位也不复存在了。

思开番麾下能动用的不过千余人,而思家残部成为一盘散沙。

而襄王本部人马也不过三个卫,一万五千战兵。再加上麓川本地粮草支撑,襄王觉得他下次单独动兵,人数决计不看能超过一万的。

所以,他想将孟养地区一点点的吞进去,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甚至要花十年时间。

即便如此,孟养善后事情,也要一段时间。

王骥召集各地土司,于孟养开会。重新划分各地的地界,各土司有矛盾,王骥也主持公道,也做过几样存亡立绝之事。

王骥在大明平麓川,灭孟养的兵威之下。王骥用娴熟的政治手腕,将这些土司揉扁捏圆。而缅甸蟒氏忽然发现,他似乎变成了众的之矢。

缅甸在众土司之中造出的舆论,也被王骥轻而易举的平定下来,所有土司都相信,襄王被封到这里,其实并不是朝廷想要吞并他们,而是襄王得罪了当今陛下。

只要他们安安分分的朝廷是不会动他们的,毕竟以大明之富看不上,他们这一点产业。

但是有一个人却看得上,那就是失去麓川制衡的缅甸。

缅甸蟒氏想与王骥玩这些合纵联横之道,是以为王骥没有读过战国策,这些都是中国玩剩下的。

王骥这样的思想主动之下,在划界之上,明显是屈缅甸,而将缅北一些小土司壮大了。

面对朝廷大军,缅甸只能咽得下这一口气。但是今后会怎么样,但是数年之内,孟养之盟建立起的南疆政治关系是不会崩溃的。

而襄王在参与孟养之盟后。就立即快马加鞭,立即回京。

而比襄王先一步到京师的,乃是王骥的奏疏。

朱祁镇先看了奏疏,心中叹息一声,暗道:“王骥在云贵总督任上,的确有些屈才。”

王骥在他的奏疏之中,对缅甸日益强大的趋势做出了判断,并断言缅甸的野心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缅甸蟒氏的实力在,他们迟早会吞并各地土司,拥有南方。

而朝廷如果直接干涉,这劳师远征,得不偿失。

王骥用很长的文笔,来描述从麓川到孟养一路艰险,重重的山峦,连绵不断不见天日的热带雨林,还有一些毒蛇蚊虫,气瘴时疫,等等。

朱祁镇很明白王骥的意思,那就是王骥委婉的劝谏,想让朱祁镇打消对南疆的野心。

这些文字,虽然不一定不是实话,但是就好像是李白写蜀道难一般,极尽夸张之能事。还算不上欺君。

但是如此朝廷对此没有作为的话,南疆各土司都不会为朝廷所有,而且不为朝廷所有,还是小事,毕竟说实话。大明很多文官,也看不上缅甸名义上的统治权。

王骥担心,缅甸势大会如麓川一般,北上侵犯云南。

毕竟,在大明眼中云南是边地是穷省,但是在南疆很多土司看来,云南就是一等一的好地方了。

王骥下面开始拍马屁,对朱祁镇封襄王与麓川之事,大加赞赏,甚至他说是秉承朱祁镇之意,决定让襄王成为南疆各土司的盟主。用襄王牵制缅甸。

襄王弱则朝廷加以支持,如果有襄王在一日,南疆就安定一日。

如此一来,中南半岛西部,包括老挝,泰国,缅甸,乃是孟加拉一部分地区,未来的模式就被王骥确定了。

孟养之盟,能维持多长时间,不好说,多则十几年,少则五六年。在缅甸打破孟养之盟后。

就是两强并立。无数土司各自站队局面。

缅甸乃是传统强国被元朝灭了一次,再次兴起起来,襄王虽然根基浅薄,但是背后有大明朝。自然有一些追随者。

而且襄王不管怎么说,乃是朝廷亲藩,朝廷一定会加以扶持的。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而今云南省变成的腹地,不再面对外围土司的威胁,而云南境内的土司,就可以好好整顿了。